1 / 6
文档名称:

地理实验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4,73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理实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nzct26 2020/7/28 文件大小:4.6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理实验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理实验教学设计——时差一、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标中使用“分析”一词。具体到本节课的容,不仅要知道地方时、时区、区时、日界线等相关概念,还要找出地方时、区时、日界线设立的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它们。二、教材分析教材从主要从昼夜的产生、昼夜更替和地方时的产生层层推进,最后具体分析时区、区时、日界线的划分,它综合了经纬线、地球的自转等知识,所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体现“学****身边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精神,但同时,也对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部分知识难点的突破关键在于两点容的突破:(1)经线的东西方向的确定;(2)地方时的计时规则。只有在教学中突破了这两点,学生才能真正常握本部分的其它相关知识。三、学情分析学生们虽然初中学过该部分知识,但由于认知水平和时间的关系绝大部分已经忘记了。对于学****该部分知识,预测会出现下列障碍:,不清楚经线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经纬度的划分。,尤其是在本部分要用到的东西方向的判定。,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计算能力不过关。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加强地理计算能力的培养。:。、区时和日界线并学会相关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验器材白纸两、直尺一把、中性笔黑色红色各一只,小刀一把,胶水一瓶。实验步骤1、将两白纸钉在一起,增大硬度2、将白纸划分为24个相等的区域,在这里需要认真指导学生划分,首先要在两底边Y用黑色中性笔画出两条线,将这两条线至少25等分,描出等分点。再将两底线的点对应连接。最后,写上时区。3、用红色中性笔在图上描出特殊的和常用的经线,如0°、120°E、180°等。4、将画好的时区图卷成圆柱体,用胶水粘起来。5、指导学生在图上探讨有关时区、区时、国际日界线的知识,并出一些题让学生计算,用模型图和不断演算加深理解、加强记忆。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思考下列情景问题: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每天与太阳同升落,3月21日左右时,升旗时(116ºE,40ºN)的地方时为?120ºE的地方时为?14ºW的地方时为?2、当学生计算失误时,引导学生反思其出错的原因,启发其尝试运用实验模型图进行计算,确定两条经线东西方向的相对关系,从而解决地方时的计算中遇到的问题。设问:地球上有多少个地方时?若每一个地方均使用地方时作为时间标准,方便吗?引出时区。介绍时区的划分,引导学生找出时区中央经线度数的特点。介绍任意经线找时区的方法。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例:(1)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   (2)西九区的经度围为?求时区数:某地经度/15°=该地所在的时区号数(,商数即为时区数;,时区数为商数加1) 例:求158°E、82°W分别属于什么时区?3、讲解区时的概念区时——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的区时例:当55ºW的地方时为12点时,求其所在时区的区时?归纳计算公式:末知区时=已知区时±时区间隔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