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doc.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doc.doc

上传人:dyx110 2016/3/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我们肖家乡位于会同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林区乡。全乡辖 9 个村, 94 个组, 2504 户, 9480 人。全乡土地总面积 万亩,其中林地面积 万亩,楠竹面积 万亩。全乡森林蓄积量 21 万立方米,楠竹蓄积 1100 万根,森林覆盖率达 %。境内有著名的“十里竹海”和原国家林业部长徐有芳命名的“竹王”。去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林业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主要做法(一)坚持政府主导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形成抓林改工作的强大合力。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改工作,及时成立了乡林改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分管林业党委委员任副组长,林业、国土、财政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乡林业站),具体负责林改工作的开展。乡党委、政府坚持把林改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定期部署。严格实行党政领导和联村人员包村负责制和风险抵押金制度,切实增强广大干部抓林改工作的责任感。按照要求,各村均成立了林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书、村主任亲自抓、负总责,村、支两委成员具体抓,各组组长、党员、村老干部配合抓,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乡党委、政府与各村签订了林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任务,严格考核,奖罚兑现。(二)坚持政策宣传与办点示范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林农投入林改的积极性。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大张旗鼓的宣传发动,赢得了广大林农的理解和支持。一是召开会议动员。乡里及时组织召开了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分管林业领导和站所负责人参加的大规模林改动员会,切实统一了广大干部的思想。同时,乡里举办了林改技术骨干培训班2期,参训人员达 50 余人次。各村也先后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会议,层层进行宣传发动,形成了铺天盖地的宣传之势。二是利用媒介宣传。全乡共悬挂横幅 25 条,张贴标语 810 条,出动宣传车 22 台次,办黑板报 42 期,发放《致全县林农的一封信》、《林改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1万余份。通过宣传,广大林农吃透了政策,消除了疑虑,从而自觉地支持和拥护林改工作。三是开展试点引导。为认真摸索林改经验,我们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选择交通较为便利、山林较为集中、群众基础较好的肖家村作为全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村,率先启动改革,形成了可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流程,为全乡林改工作的全面推开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业务保障,确保了全乡林改工作的顺利推进。(三)坚持严格程序与尊重民意相结合,积极稳妥地推进林改工作。一是精心制订方案。根据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结合我乡实际,制订了《肖家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各村根据全乡林改方案,结合各村实际,也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表决后,再经乡人民政府审批实施。其中,对于责任山收取承包费问题,按照每亩每年 2 元或 3 元的标准,由群众自主决定;对于集体山林经营方式问题,严格遵照群众意愿,宜统则统,宜分则分,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二是成立组织机构。按照林农自愿入会,坚持平等互利、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各村都成立了林业理事会,由林农直接选举理事会成员及正副理事长,制定林业理事会章程,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