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论张爱玲1950年后中文小说创作.pdf

格式:pdf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张爱玲1950年后中文小说创作.pdf

上传人:2982835315 2016/3/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张爱玲1950年后中文小说创作.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张爱玲1950年后中文小说创作姓名:曹倩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刘少勤 20090501 2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成果。论文写作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内容,如参考他人或集体的科研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说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所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授权华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机关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日期: 签名日期: 3 论 文 摘 要 张爱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重要作家, 她对于沪港洋场社会的生动刻画、对于旧式家庭及旧式人物的悲剧描写、对于人性本真的准确捕捉与勾勒、对于参差对照的艺术手法与苍凉美学理念的阐释、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和西方现代文学的学****借鉴等等,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复制的“这一个”,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但张爱玲1950 年后的小说作品长期被学术界所忽视,缺乏整体总结和系统分析。本论文分别从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旧小说的改写三个方面入手对张爱玲1950 年后的中文小说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详细的解读,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论述张爱玲后期的美学主张、创作特点以及小说作品的艺术特征,力图呈现出1950 年后张爱玲中文小说创作的基本风貌,填补张爱玲研究的空白。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论述张爱玲50 年代长篇小说创作,在与前期作品比较的基础上把握创作过渡时期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具体转变。第二章论述张爱玲旧小说的改写,即《金锁记》改写为《怨女》的情况。从叙事功能、人物形象、悲剧类型的转变以及与《红楼梦》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述张爱玲70 年的短篇小说创作。重点分析小说实验的复古性与先锋性, 即对中国古典小说传统、西方小说技巧的借鉴和结合。关键词小说题材内容人物形象叙事结构 4 Abstract Ailing Zhang, a important author w ho could not be ignored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ntempo rary literature, her vividly depicting of the societi es of Hongkong and Sha nghai, her tragic describing of the old style characters, her e xactly catching an d drawing of outline of the human natures, her interpreting of th e paring artistic tacts and the bleakly aesthetic ideas, her inheriting from t he Chinese classic litera ture and using th e experiences of Western contempor ary literature, are all “The One ”, that can not be repli cated and be of irreplaceable significationes and values. Neve rtheless, her novels, written after 1950s which ar e rarely summarized as a whole and analysed systematically, are negl ected for a long-term by the academe. T his article detailedly analyses and unscrambles Ailing Zhang's nove ls, including river nove ls, short stories and age -old stories which were written after 1950s. In this article ,o 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works being read carefu lly, Ailing Zhang's aesthetic opinion in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