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图5-8 G90 外径车削图5-9 G90 锥面车削车床加工固定循环固定循环是预先给定一系列操作,用来控制机床位移或主轴运转,从而完成各项加工。对非一刀加工完成的轮廓表面,即加工余量较大的表面,采用循环编程,可以缩短程序段的长度,减少程序所占内存。固定循环一般分为单一形状固定循环和复合形状固定循环。(一)单一形状固定循环 1. 外径车削循环指令 G90 该循环主要用于圆柱面和圆锥面的循环切削。(1 )外圆切削循环程序段格式为: G90 X(U)Z(W)F 如图 5-8 所示,刀具从循环起点(刀具所在位置)开始按矩形循环,最后又回到循环起点。图中虚线表示按快速运动, 实线表示按 F 指定的工作进给速度运动。X、Z 为圆柱面切削终点坐标值;U、W 为圆柱面切削终点相对循环起点的增量值。其加工顺序按 1、2、3、4、5、6 进行。例5-3 加工如图 5-8 中的外圆轮廓。 O1004 程序名 N5 G54 G98 G21 ;用 G54 指定工件坐标系、分进给、米制编程 N10 M3 S800 ; 主轴正转,转速为 800r/min N15 T0101 ;换1 号外圆刀,导入刀具刀补 N20 G0 X80 Z60 ; 绝对编程(以下同) ,快速到达起刀点 N25 X41 Z2 ; 快速到达循环起始点(图中刀具所在位置) N30 G90 X37 Z- 20 F100 ; 循环加工 1 ,背吃刀量为 3mm (直径值) ,以 100mm/min 进给 N35 X34 ; 模态指令,继续进行循环加工 2~6 ,背吃刀量为 3mm/ 次(直径值) N40 X31 ; N45 X28 ; N50 X25 ; N55 X22 ; N60 G0 X80 Z60 ; 快速返回到起刀点 N65 M30 ; 程序结束% 程序结束符(2 )锥面切削循环程序段格式为: G90 X(U)Z(W)IF 如图 5-9 所示,刀具从循环起点开始沿径向快速移动,然后按 F 指定的进给速度沿锥面运动,到锥面另一端后沿径向以进给速度退出, 最后快速返回到循环起点。X、Z 为圆锥面切削终点坐标值;U、 W 为圆锥面切削终点相对循环起点的增量值。其加工顺序按 1、2、 3 进行。I 为锥体大小端的半径差, 由于刀具沿径向移动是快速移动, 为避免打刀,刀具在 Z 向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所以在考虑 I 时, 应按延伸后的值进行考虑(如图 5-9 中I 应是- ,而不是- 5)。采用编程时,应注意 I 的符号,确定的方法是:锥面起点坐标大于终点坐标时取正,反之取负。例5-4 加工如图 5-9 所示的圆锥轮廓。 O1005 程序名 N5 G54 G98 G21 ;用 G54 指定工件坐标系、分进给、米制编程 N10 M3 S800 ; 主轴正转,转速为 800r/min 2 图5- 10 G94 举例图5- 11 粗车循环起刀点位置 N15 T0101 ;换1 号外圆刀,导入刀具刀补 N20 G0 X80 Z60 ; 绝对编程(以下同) ,快速到达起刀点 N25 X41 Z5 ; 快速到达循环起始点(图中刀具所在位置) N30 G90 X40 Z- 20I- F100 ; 循环加工 1 ,以 100mm/min 进给 N35 X35 ; 模态指令,继续进行循环加工 2、3 N40 X30 ; N45 G0 X80 Z60 ; 快速返回到起刀点 N50 M30 ; 程序结束% 程序结束符 2. 端面车削循环指令 G94 程序段格式为: G94 X(U)Z(W)F 如图 5- 10 所示, 刀具从循环起点( 刀具所在位置) 开始按矩形循环, 最后又回到循环起点。图中虚线表示按快速运动, 实线表示按 F 指定的工作进给速度运动。X、Z 为圆柱面切削终点坐标值;U、W 为圆柱面切削终点相对循环起点的增量值。其加工顺序按 1、2、3、4、5 进行。(二)复合形状固定循环复合形状固定循环应用于切除非一次加工即能加工到规定尺寸的场合。利用复合固定循环功能, 只要编写出最终加工路线, 给出每次的背吃刀量等加工参数, 车床即可自动地重复切削直到加工完为止。 1. 外径粗车循环指令 G71 适用于圆柱毛坯料粗车外径和圆筒毛坯料粗镗内径。程序段格式为: G0 X? Z? G71 Ud? Re? G71 P Ns Q Nf Uu? Ww? F 程序段中各地址的含义为: ?、?——粗车循环起刀点位置坐标。?值确定切削的起始直径。?值在圆柱毛坯料粗车外径时,应比毛坯直径稍大 1~ 2mm ;?值应离毛坯右端面 2~ 3mm 。在圆筒毛坯料粗镗内径时, ?值应比筒料内径稍小 1~ 2mm ,?值应离毛坯右端面 2~ 3mm 。见图 5- 11。 d?——循环切削过程中径向的背吃刀量,半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