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南水北调济南市区段输水工程施工6标洪园闸段暗涵基坑支护、开挖施工方案山东省水利工程局南水北调济南市区段输水工程施工6标项目经理部2009年10月20日一、综合说明1、 工程概况2、 工程地质条件3、编制依据二、 基坑支护原因三、 基坑支护、加固方案四、 钢管桩支护方案1、施工方案2、锚杆施工3、预应力锚杆抗倾覆稳定性计算4、钢管桩的稳定性计算五、洪园闸控制室基础加固方案1、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案2、固结灌浆施工方案六、基坑土方开挖工程1、 基坑开挖方案2、 基坑开挖施工3、 基坑监测一、综合说明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济南〜引黄济青段输水工程位于鲁中北地IX,沿小清河左堤外通过暗涵、明渠和分洪道子槽输水。该工程位于济南市区华山镇段,北临黄河,南依泰沂山脉,场区地貌单元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上部杂填土较多。支护部分位于桩号22+095-22+180段,该段暗涵右侧与小清河洪园闸启闭机控制室相邻,最近处紧靠其基础底板,,>。,,小清河现状水位高程为:。2、工程地质条件场区位于小清河流域,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小清河呈北东走向,位于山前倾斜平原与微倾斜低平原的分界处,南部为山前倾斜平原,北部为微倾斜低平原。据《山东省地貌图》,工程场区所属地貌类型为微倾斜低平原区(VI)的黄河冲积平原亚区(VII),微地貌以缓平坡地为主,地形较平坦开阔,地势由西向东北缓倾。剥蚀残丘包括马鞍山和华山,马鞍山位于天桥区西侯庄以西,呈马鞍形,山势陡峻,范围较小,。华山位于历城区华山镇,呈北东走向。山势陡峻,范围较小,。该段微地貌类型为缓平洼地,范围较小,地形低洼开阔,为黄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耍含水层为砂壤土。由于大自然降水和小清河补给,地下水比较丰富。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砂壤土。通过地质勘察报告分析洪园闸段暗涵地层依次为:①杂填土:色杂,包括碎石、壤土、建筑垃圾和淤泥质土等;②粘土:棕褐色,软可塑,湿;③砂壤土:黄褐色〜浅灰褐色,松散,饱和;④淤泥质粘土:灰褐色〜黑色,软塑〜可塑,富含小贝壳碎片;⑤粘土:灰褐色,可塑,局部软塑,偶含姜石;⑥粘土夹姜石:黄褐色,可塑,含直径1〜2cm的小姜石,量约10%。3、《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济南〜引黄济青济南市区段输水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南水北调济南市区段输水工程济洛路~洪家园桥输水暗涵第VI标段施工图设计》《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二、基坑支护原因此段暗涵施工和洪园闸产生交叉,受洪园闸控制室的影响,我方无法按照设计边坡进行放坡,为保证施工过程中洪园闸控制室的安全及基坑开挖边坡的稳定,需要对该段采取支护及加固措施。三、基坑支护、加固方案该段工程基坑深度大,地层状况差,暗涵基坑距离洪园闸控制室太近,无法放坡,为保证施工期间控制室的安全,防止塌方,我局结合以往相似工程经验,经多方面比较分析,拟对该工程基坑支护采用钢管桩预应力锚杆与高喷防渗墙相结合的支护方式形成一重力式挡土墙,这样可以达到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的目的。其原理是天然土体通过钢管桩与预应力锚杆侧壁与土体的摩擦力几种结构力相结合高喷墙防渗止水,形成一个类似重力墙式的挡土墙结构。其特点在于设备简单、施工场地小,成本低、变形小、无噪音、无污染、施工工期短等。对控制室墙体底部土体釆取固结灌浆形式,以提高土体的整体强度,防止控制室基础部位不均匀沉降,提高基础土的密实度,减小基础沉降变形。四、钢管桩支护方案1、 施工方案钢管桩采用114mm无缝钢管,,,,成桩后钢管内灌纯水泥浆,。根据施工程地质情况及以往施工经验,选用100型油压地质钻机。〜,并保证在所有压力下都有足够的供浆量,保证压力稳定,出水均匀,工作可靠。钻机安放在平整稳固的钻机平台上,钻孔时,必须保证孔向、孔位准确,加强钻孔过程的控制。钢管施工完成及进行灌浆,。2、 锚杆施工钢管桩完成后,釆用锚杆对钢管桩进行加固。锚杆为①20钢筋,长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