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
潜力及方向
汇报提纲
一、低渗透油田基本特征
二、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途径
三、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的方向
前言
长庆油田是陆上典型的低渗透油藏,目前低渗透储量已占80%以上,×10-3μm2左右的特低渗储层,常规开发难度大、效益差、采收率低。近年来针对这类特殊储层,开展了诸如裂缝性油藏井网优化研究、超前注水攻关、三次采油试验、注气驱油实践、水平井开发、高含水调控治理等一系列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偿试,有些已不同程度地见到效果,有些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或认识,对同类型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或指导作用。
低渗透油田一般储层构造平缓,岩矿成份混杂,孔隙结构复杂,岩石物性较差,油藏类型较多,单井产能较低。长庆油区油藏多为低渗、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以特低渗为主;含油层系为侏罗系和三迭系,以三迭系为主;侏罗系油层属河流相沉积,受岩性构造控制,为岩性-构造油藏,以细~粗石英砂岩为主,岩性变化大,成岩作用强,物性较差,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喉道细,,分选差,油层润湿性以亲水为主,以马岭、吴旗油田为主。
一、低渗透油田基本特征
1、储层特征
三迭系油层属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多为岩性圈闭油藏,以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物性差,×10-3μm2,%以下,储集空间孔隙结构混杂,为溶孔~粒间孔~微孔混合型,喉道细,,分选较差,油层润湿性呈中性~弱亲水型,以安塞、靖安、西峰油田为主,%。
一、低渗透油田基本特征
1、储层特征
长庆低渗透油田由于储层的特殊性,一般原油性质较好。具有低比重、低粘度、低含硫、较高含蜡和较高凝固点的特点
地面原油相对密度: ~
原油地下粘度: ~,原油地面粘度: ~
含蜡: ~%,含硫: ~%
凝固点: -~23℃,初馏点40~68℃
~,~107m3/t
油田地层水水型多样,以CaCl2为主,其次为Na2SO4和 NaHCO3型,总矿化度为9621~108000mg/L,对套管腐蚀、结垢较严重。
一、低渗透油田基本特征
2、流体性质
①油井普遍产能较低;
②大多数油藏自然能量微弱,需要注水补充能量开发;
③由于油藏低渗低产,大部分可采储量在中高含水期采出;
④边底水油藏开采多年,继续保持高效开发;
⑤三迭系油藏天然微裂缝发育,增加了注水开发的难度;
⑥油藏注水后见效见水差异大。
一、低渗透油田基本特征
3、开发特点
(1)井网优化
针对长庆特低渗透油藏物性差、产能低、储层具有裂缝等地质特征,充分利用微裂缝增加储层渗流通道的特点,抑制裂缝水窜,提高最终采收率开展了一系列井网优化试验。
通过采用古地磁、地层倾角测试、微地震声发射测试、野外露头观察等方法,确定了三迭系主力油层天然微裂缝的主方位、人工缝方位,一般在北东70°左右。
二、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途径
1、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技术途径
(1)井网优化
针对储层物性差、产能低、天然裂缝发育、吸水能力低等特点,优选井网,开展了室内及现场试验。
,当与注水井距离小于180m时,油层中任一位置其驱动压力梯度均大于启动压力梯度,即裂缝侧向排距小于180m。
二、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途径
1、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技术途径
不同排距下压力梯度曲线(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