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小龙虾虾稻共生养殖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301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龙虾虾稻共生养殖技术.doc

上传人:h377683120 2020/8/1 文件大小:3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龙虾虾稻共生养殖技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 小龙虾苗种管理,ﻫ小龙虾养殖池塘在进行小龙虾初次养殖后基本上每年都有自生虾苗产生。但自生虾苗产出得时间、数量与整个池塘管理工作及气候条件息息相关。年前池塘种虾预留数量达20斤/亩以上得池塘基本上都可以保证池塘自生养殖虾苗数量得需要。每年四月初清明时节阴雨天过后,大量抱仔亲虾爬出洞穴将小虾苗产出到池塘。4月份开始我们池塘管理中尽量避免使用清塘、杀虫、杀青苔等杀伤性药物。同时需要做好保持低水位及肥水工作,丰富池塘浮游动植物得生物量,增加小龙虾得天然饵料,保证池塘充足溶氧,提高池塘总钙度与可吸收离子钙含量,促进小龙虾及时蜕壳与体质恢复。增加小龙虾苗得存活率。苗种得选择与成活率得提高就是整个养殖得成功得关键,建议广大养殖朋友做好以下几点:A、选择体表干净、体质健壮、活力好得虾苗。B、解剖虾苗,观察肝胰脏、腮、肠道情况,选择肝脏橘黄色、腮乳白色、食线明显得优质虾苗。ﻫC、选择规格在80尾/斤左右得虾苗,规格较大耐运输,且选择规格整齐度较高得虾苗减少虾苗大欺小相互残杀情况得发生。D、虾苗选购采用就近原则,尽量保证运输时间不超过2小时(注:运输不超过2小时,虾苗存活率可保持在90%以内).运输过程中保持低温且环境透气湿润。ﻫE、建议池塘虾苗投放密度保持在6000-8000尾/亩。ﻫF、虾苗选购尽可能直接从塘口起捕运输回来投放。虾苗前期价格较高可少量多次长时间持续进苗。提高虾苗存活率及降低购苗成本。ﻫ放苗工作要做好ﻫ小龙虾苗到池塘后得投放过程直接关系到虾苗得存活率。。ﻫA、养殖池塘投苗前着重做好杀菌(如:生石灰、二氧化***、碘制剂)、投苗时间选择在清晨或者阴天。ﻫC、选择池塘上风口浅滩处进行虾苗投放工作,多处投放,不过于集中。便于观察虾苗就是否适应池塘环境与存活率。ﻫD、进购虾苗到池塘后及时进行腮部充水与泡苗强体工作(注:虾苗放入池塘3—5秒后提出水面放置10秒左右,再次把虾苗放入池塘3-5秒后提出水面放置10秒左右,重复此操作三次后可将小龙虾苗放进装维生素营养液得船舱里泡苗3-5分钟)。ﻫE、虾苗投放完成后得一周内建议及时补充水体钙含量与氨基酸、、 水草管理,养虾必须要先养草!1、 水草虫害防治小龙虾池塘栽种得水草大部分就是伊乐草与轮叶黑藻,3、4月份水草容易爆发线虫,伊乐草属于低温沉水性植物,春季水温低适合其生长,且生长快速活力好对线虫得抵抗力较强,但就是轮叶黑藻却就是一种喜阳高温期生长得水草,当时水温低,生长缓慢活力差,且容易被青苔缠绕生长受阻,但就是线虫可以在短时间大量吃食水草叶片。导致水草难以生长甚至消失。对小龙虾得养殖工作带来致命得难题。建议在小龙虾未投放时,多巡塘观察水草生长情况且定期对池塘线虫进行杀灭预防。前期预防控制青苔得管理工作中减少投放碳氨、磷肥等无机化肥。防止水质肥度过浓使得线虫繁殖滋生严重。ﻫ2、 水草密度控制,不过多也不过少。小龙虾养殖需要一定量得水草,水草对小龙虾尤为重要,水草可为小龙虾提供栖息,避害、遮光、。适当得水草密度不仅可以帮助水体实现自我净化功能还能提供水体充足得溶氧。所以小龙虾得养殖工作关键点就就是水草得管理。在养殖期间建议保持水草种类不少于两种,轮叶黑藻、伊乐草、苦草等搭配栽种。水草得密度控制在50-70%区间。因为小龙虾自我繁殖与水草破坏力强得特点,小龙虾养殖池塘水草尽量多栽种,(80%以上),小龙虾在池塘底部因缺氧大量死亡消失得情况出现. 3、 水草活力修复伊乐草低温期生长快速,对线虫抵抗能力强,早期建议保持水草长度不超过50cm。水草生长出水面后及时进行草头清除与打捞。若出现水草栽种时间短、生长缓慢、叶片泥墁附着、草头发黄、(针对水草生根发芽、活力修复得专业水产养殖用肥料),避免池塘青苔滋生,缠绕水草,夺取营养阻碍水草生长,针对轮叶黑藻池塘需要保持低水位维持水草生长适宜得水温,同时在4月份水温上升期间及时杀虫、补充生物肥及水草专用肥,防止青苔滋生与促进轮叶黑藻快速生长. 三、 投食管理,让龙虾长得好与长得健康。小龙虾养殖池塘投食可根据夜晚巡塘观察小龙虾吃食情况及水草生长情况调整投食工作。建议虾苗进购回来前期投喂高蛋白开口饲料,养殖初期投喂量按2-3%计算,每周可根据小龙虾生长情况与吃食情况逐步增加投食量。虾如果避免5月中下旬小龙虾疾病爆发,前期工作您得准备好!苗下池塘1天后即可适量投食(注:池塘虾苗数量低于10斤/亩,短时间可不用投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