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 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 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 应以方便进出, 与人行道严格分离, 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 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 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当停车数量少于 100 辆时可设计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 500 辆时不应少于三个, 如条件允许, 小于 100 辆大于 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 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 , 双车行驶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下简称《汽防规》)规定, ,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 双车道约为 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 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 , 舒适内径约为 ~6m。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 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汽设规》规定, 直线坡道 15%(1:), 曲线坡道 12%(1:)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 10% 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 1/2 的缓坡。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 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 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 20m 。大于 10% 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 1/2(6% ~%), 而不是其它值。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 一是因为曲线缓坡() 比直线缓坡() 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 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 时, 曲线坡道高差大于 时, 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 8%~10% 之间。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 2%~6% 的超高坡度, 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 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2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 。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 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 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 为宜。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如设三道截水沟效果非常好,如下图所示: 在坡道开始站设一道截水沟, 在设计 ~ 高反坡段, 有效防止室外水漫流进车道内。中间坡道开口部位以内设计一道截水沟, 把开口部位的雨水排出, 坡道末端设一道截水沟,把其它溅进或汽车带进的雨水排出。 88J1-1( 工程做法)和88J9-2( 室外工程) 中有很多种,从面层上区分有混凝土坡道、水泥金钢砂防滑坡道、铺台工砖坡道、花岗岩坡道、环氧防滑涂料坡道等几种。汽车坡道面层的主要做用是防滑, 防滑做法不外乎三种情况:(1) 材质本身外麻面, 利用材质的凹凸不平达到防滑效果, 如麻矿场砖面层、毛面花岗石面层, 环氧防滑涂料等面层, 防滑效果一般;(2) 材质本身平滑, 设计中通过特殊处理或嵌入水泥砂浆、缸砖面层等防滑效果中等;(3) 材质本身平滑, 设计施工中做出宽度和深度不同的凹槽, 以此达到防滑效果, 如凹线细石混凝土坡道, 开凹槽花岗石坡道等防滑效果好。实践中这三种面层做法的防滑效果越好的, 其舒适性越差, 使用时做凹槽的坡道噪声很大, 行车时的振动也很利害, 不很舒服。前两种做法在雨雪天气,特别是冬天汽车坡道上有积雪时,行车有打滑现象, 地下车库的有安全隐患。目前很多汽车坡道在开口部位加阳光板罩棚等屋盖措施, 可有效避免有雪残留在汽车坡道上, 所以设计中如果汽车坡道开口部位有盖时, 应采用前两种做法, 最好是第一种做法; 当开口无盖时, 应采用由凹槽的第三种做法。如果开口无盖也采用前两种做法,需要车库值班人员及时清理积雪。这种做法用于人行坡道还可以用于汽车坡道很不可取。噪声大,振动大不说,凸出的尖角很快就有很多被汽车压坏,减弱防滑效果。这样的做法在设计中不宜采用。正确的做法如上图 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