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中国农业投融资洽谈会方案完整版.doc

格式:doc   大小:186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农业投融资洽谈会方案完整版.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0/8/3 文件大小:1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农业投融资洽谈会方案完整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1第三届中国农业投融资洽谈会3rdChinaAgricultureInvestmentandFinancingFair20112011年10月31日-11月1日四川成都索菲特万达大饭店主办单位: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承办单位: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媒体支持:新华通讯社彭博社《商业价值》杂志《农经》杂志南华早报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日报经济参考报证券时报经济观察报中国产经新闻中国企业报新农村商报农资导报等新浪网凤凰网网易投资中国投资界和讯网财讯网纵横合力农博网食品产业网世界农化网第一农业网中国农民论坛三农新天地项目中国等论坛官方网址:农交会官方网址:尊敬的各位新老朋友:您的企业有融资需求吗?您希望企业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成功上市吗?您希望与投资家面对面,共谋企业发展大计吗?……您是否苦于寻找优秀的投资项目?您是否渴望探索新的投资领域?您是否对投资农业行业信心满满却又顾虑重重?……2011第三届中国农业投融资洽谈会将为您破解难题,打造优质的投融资服务平台!2011——“十二五”开局之年,农业发展步伐加快过去的5年,是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之一。完全可以自豪地说,“十一五”时期是“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七连增”;农民收入年增长再创新高,实现“七连快”。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政府针对三农投入将会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金融服务扛起力保“三农”的一面大旗201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精心谋划“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对“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紧贴新时期“三农”金融新需求,支持农民发展生产和消费升级,落实中央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是有志于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目前,现代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县域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商品流通等领域,均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的信贷重点支持领域。与此同时,为解决部分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等实际问题,各家银行还纷纷成立村镇银行。“十一五”期间,农行构建出清晰明确的面向“三农”的发展战略,这不仅是农行,也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大成就。同时,在国家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下,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也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纷纷设立提供“三农”金融服务的机构网点,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千方百计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能力。给力政策连续出台,资本市场活跃大增近年来,“一号文件”、“新36条”、一行三会指导意见等利好政策的接连出台,为资本进军农业领域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无论是PE、VC,还是产业基金,纷纷掀起了农业投资热潮。尤其是2010年,资本市场在农业上的投资呈现爆发性增长。据投中集团数据显示,,,这一年的投资金额超过了前4年的总和。一系列大手笔的涉农投资事件都受到了广泛的瞩目——黑石集团牵头以6亿美元投资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新希望推出10亿元农业投资基金等等。与此同时,以雏鹰农牧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农业食品企业借助资本的力量成功上市。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10年中国农业食品企业境内IPO数量18家,,海外IPO数量9家,。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第八次锁定“三农”的同时,提出要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种业是否会成为投资界的新宠儿?畜牧养殖是否依然受资本热捧?水产行业是否会成为投资新亮点?有机产品是否会成为投资新方向?在“十二五”期间,各路投资家还应把握哪些农业投资机会?这些都将成为2011第三届中国农业投融资洽谈会的热门话题。“东方不亮西方亮”,西部地区成为资本市场之“蓝海”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东南沿海地区的飞速发展引领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一大批优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跨国集团纷纷入驻,东部成为资本市场的投资热土。但时至今日,以京、沪、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与东部发达地区,已成为投资者厮杀惨烈的疆场。市场饱和造成激烈竞争,投资者面对“僧多粥少”的局面,急需找到新的“施主”。随着中国经济的深入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西南地区——这个曾经被遗忘的角落,正在升级为中国经济新的引擎。以成渝地区为例,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并且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