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加观经济调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等。不同国家根据其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以及木国实际情况在宋观经济目标的选择上各有侧重,采取的宏观调控于段也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宏观调控体系。美国推崇私有制和H由企业制度,政府根据短期经济形势,随经济变化采取灵活干预的调控方式,这是一•种市场经济模式屮的管理方式。徳国等欧洲大陆国家采取所谓莱茵模式,具特点是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政府幺观经济调控的范围和力度较大,但侧重间接调节于段。以II木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模式,虽然注重发展私人经济,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范囤和力度远远大于欧美国家,政府通过强有力的财政货币、经济立法、经济计划、产业政策和行政手段,对资源配置实行引导。经过24年的改革,屮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模式也已经由行政配置资源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模式转移。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而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过调整经济参数(货币供给量、税率等)来间接引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决策。显然,美国、口木、意大利、法国等许多国家的宏观管理手段都是各具特色,不尽相同的。没有i个放Z四海而皆准的政府经济功能标准。各国市场发冇稈度、经济发展阶段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政府管理和调控的功能和手段也会不同。一般说来,在市场经济机制诡未充分发冇的时候,政府门然会肩负更多的经济职能。事实证明,市场机制尚未充分发冇的时候,政府采取放任白流、无所作为的态度,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因此,尽管屮国政府现阶段所担负的职能较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多,但这是与屮国正处于经济起飞的发展阶段以及基木国情决定的,是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的管理手段的选择,并不是非市场经济体制的体现。政府对价格的管理西方发达国家,其价格体系主要是以市场价格为主,但国家没有完全放弃对价格的肓接干预,对白然垄断产品、公共产品、农产品、资源约束性产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而且私短缺的产品价格,国家都直接或间接予以调控与管理。(1)公用事业的价格管理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前对公用行业价格进行管制,由公用事业管理委员会管理公用事业收费,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逐渐放松了对公用行业价格的管制。在|」木,公共收费由国会、政府或地方政府分别决定价格。由国会冑接决定的公共收费有电报费、电话费、邮费、国营铁路运费、国产香烟的最高价格等,由政府决定的公共收费有国立大学的学费、大米的购销价格等。市政府批准的公共收费有电费、城市煤气费、私营铁路运费、公共汽车票价、出租汽车运价、飞机运价、卡车运价、定期客轮运价等。市地方政府决定的公共收费有公营「I来水水费、公立学校学费等。多年来,II木政府就公共收费制定了许多政策,如公共收费政策、收费认可政策、事业许可制政策等。在徳国,政府对垄断行业实行价格控制。政府对交通、通讯、邮政、能源和供水等部门的价格,实行直接管理;对保险费和医疗卫生的收费,实行部分管理;对烟、酒、汽油等采取税收控制价格。在法国,政府定价的产品或服务主要有煤气费、电费、邮费、火车客票、公路收费、出租汽车收费、电讯服务收费。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占整个国民消费的10%。(2) 农产品的价格管理U木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何长期以来实行政府管制政策,但不同农产品管理方式各有特点。对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