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英法美大部制改革路径借鉴英法美大部制改革路径借鉴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基本上都以渐进稳妥为取向我国2008年的第六次政府机构改革,机构数在总量上只减少了1个,而没有急切、贸然地大量整合部委,毕其功于一役,这显然表明了,我们的大部制改革选择的是一条渐进稳妥的改革路径。我国大部制改革选择了一条渐进稳妥的改革路径,也是对西方各国推进大部制改革方略的借鉴。实行大部制,是当代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西方国家是如何建立大部制的?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虽然所走的道路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以渐进稳妥为取向,避免造成急剧猛烈的动荡。英国一一切香肠式。英国自二战后政府机构设置不断增加,到1951年时,内阁部门共达27个,此后开始进行机构调整。上世纪60年代后期,英国开始在内阁中组建了被称为“超级部”的大部门,扩大业务管辖范围,将多种内容和有联系的事务交由其管理。如将国防部、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合并为国防部,将国家保险部、抚恤部和国家救济局合并为社会保障部,将海外发展署合并到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后来,机构改革进一步向跨领域整合发展,如1968年将卫生部与社会保障部合并为卫生和社会部,1970年将贸易部与技术部合并为贸易工业部,2001年将农业、渔业和食品部与环境、运输和地区部合并,组成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经过历届内阁的不断调整,到2007年布朗内阁时,政府核心机构共19个。英国的大部制改革的渐进过程,好像切香肠一样一段段的切,使机构一个个地逐渐减少。法国一一零敲碎打式。法国二战后的政府机构多达29个,此后每一届新政府上台,都会对原有的部门设置进行磨合调整。最终,总理内阁的部门数量基本上按照大部制的耍求,保持在15至20个之间。其屮,外交部,国防部,内政和国土资源部,经济、财政和工业部,国家教育、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青年、体育和联络部等常规政府部门变化不大。除此之外,根据管理需要,每届政府会进行调整合并,重新编出一些新部门来,与之相应的部长级代表和国务秘书也随吋出现扩编或缩减的可能。例如,2005年德维尔潘任总理时,其领导的内阁就多达30多个部长,2007年菲永任总理后就急忙进行“瘦身”o法国大部制改革的渐进过程,可以称之为零敲碎打式。美国一一渐变整合式。美国建国初期,联邦政府只有3个部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管理事务的增加,政府的职能范围也随之H渐扩张。到20世纪末,联邦政府共设有14个组成部门。按照大部制机构数量的要求,美国联邦政府的机构总数虽然…玄没有“超标”,但它没有放•弃对大部制的摸索整合。二战后,美国先后将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合并为国防部,设立卫生、教育和福利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运输部、能源部等部门,以同领域整合为主。2003年,美国新组建的国土安全部,进行了更大的跨领域整合,将22个联邦机构合并进来,组成一个超级大部门,使联邦政府的部门总数达到15个。美国大部制改革的渐进过程,可以称之为渐变整合式。中国大部制改革关键要避免零敲碎打,加强通盘谋划现在,在坚持走渐进稳妥的大部制改革之路面前,显然人们已经形成共识,这是用不着多赘言语的。问题在于,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渐进稳妥的表现方式,渐进稳妥的表现方式究竟还有哪些?不错,“切香肠式”、“零敲碎打式”和“渐变整合式”,堪称为渐进稳妥的表现方式,它们确实能够收到一定的务实稳健的成效。但是,这样的渐进稳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