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学习诗词方法一、知诗人,解诗题。二、抓诗眼,明诗意。三、想意境,悟诗情。四、诵诗句,品诗味。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反映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脸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背景探秘朗读诗歌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诗,揣摩停顿、语气、语调,并试着理解全诗的内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jì)北,初闻涕(tì)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xiānɡ)阳向洛阳。词语注释①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河南河北:黄河以南,黄河以北的地区。②剑外:现在四川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间有剑门关。唐人以长安为中心,称剑门以南地区为剑外,通常作为四川的代称。当时杜甫在梓州(现在四川三台县),正在剑门西南。③蓟北:泛指蓟州、幽州一带(现在河北省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盘踞的地方。⑤青春:指春日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伴行。④妻子:妻子和儿女。漫卷:胡乱地卷起。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泪水就洒满了衣裳。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的忧愁?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古诗今译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两个地名,表明相隔数千里之远表明消息来得突然,又极为迅速是刚一听到之意尽写悲喜交加,酸甜共涌之态首联:写听到消息欣喜无比的心情。剑外蓟北四川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生动得表现了诗人一家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变化阳光灿烂美好的春天颔联颈联:写全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