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三册.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三册.doc

上传人:wxnt86 2020/8/4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三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八、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修好出土道路,安装提升设备,搞好防护设施;。、施工工艺采用人力掘进,小型卷扬机配备活动式旋转机及专用吊桶提升土渣,提升的土渣倒在配套的人力车运到距桩口10m以外的地方卸掉,每下挖深度1m,开始支模浇筑砼护壁。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开挖时采用对角跳挖法施工,待挖好的孔桩砼灌注完毕后,再开挖相应对角。,先以中心桩画圆,其直径大于孔径的30cm开挖,以便浇注砼护壁。,其标号与桩基砼标号相同,厚度为10~15cm,第一层护壁高出原地面30cm,以防施工过程中杂物掉落井。并在第一层护壁的四周予埋4个护桩,以便用十字交叉法在每挖1m深时检测、控制桩位。挖掘与支撑护壁两道工序必须连续进行,不宜中途停顿,以防塌孔。护壁的模板为高1m的圆锥台,经多块拼装而成,拼装完整的模板上口直径与设计孔径相同,下口直径比设计孔径大约10cm左右(见图),这样便于在浇筑第二层护壁时注砼,同时也增大了桩的摩阻力。护壁砼必须捣实,在浇筑护壁砼前后,必须采用十字交叉法检测桩位,%桩长,且不大于200mm。一般情况下,土层段从上到下每挖1米全部用砼护壁,如遇软弱土层,采用钢筋砼护壁,护壁两头预留钢筋接叉钩,以保证上下两节护壁保持紧密连接成为整体,达到不错位、不移动、不脱落。因该地区地下水位高且多为地表水,挖到此处,先抽水,然后采用钢筋砼护壁。如遇流沙层,在基桩深度挖至距流沙层1米左右,就开始在护壁四周往下预埋φ16钢筋,钢筋每根长1~。当钢筋埋设以后,再往下挖,边挖边用沙装编织袋堵住流沙,以防沙层向孔涌入,挖到深度30~50cm时马上浇筑护壁砼,以防深挖坍塌,护壁砼浇筑后必须待其凝固1天后方可继续往下挖。,采用风镐掘进,如遇坚石时,采用爆破开挖,炮眼以梅花形排列(见图),爆破时采用浅眼松动爆破法,严格控***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以防震塌护壁,孔爆破后应先通风排烟15min并经检查无有害气体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继续作业。、终孔检查:挖孔到设计标高后,进行孔底处理,做到平整、无松渣、污泥及沉淀等软层。通过检孔器检验钻孔的孔径、深度、垂直度。检孔器长度等于桩径的4~6倍,外径为钻孔桩钢筋笼直径加10公分(不得大于钻头直径)。、钢筋骨架制作及安装:钢筋骨架采用集中分段制作,平车加托架运输,采用25T汽车吊就位,为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宜采用两点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起吊时,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止起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当骨架进入孔口后,扶直使其徐徐下降,避免摆动碰撞孔壁。在钢筋骨架节与节搭接前,临时使用自制槽钢横担,将进入孔中的钢筋骨架放置在孔口的方木支撑上,然后再使用汽车吊吊起另一节骨架进行井口搭接焊,搭接焊采用单面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d,焊接头错开布置,两接头间距不小于35d,配置在搭接长度区段的受力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不大于总截面面积的50%。待搭接的所有主筋全部按要求焊接完成后,再进行箍筋绑扎,最后为使钢筋骨架正确牢固定位,在主筋上安设钢筋“耳环”;并在主筋上焊接四根Ф16钢筋将其固定在孔口的两个槽钢上,以便控制骨架下落深度。、基桩砼灌注:(小于6mm/min)时,采用空气中灌注砼桩的方法,开始灌注时,孔底积水深度不宜超过5cm,用φ325mm的导管作溜槽,对准中心,迅速灌注,使砼对孔壁的压力尽快大于渗水压力,以防水渗入孔(首灌一盘高标号水泥砂浆,目的:a利于整体灌注,b避免孔底积水离析砼)。桩顶2m以下灌注的砼可依靠导管埋深砼自由坠落密实,2m以上部分配振捣器振捣。(大于6mm/min),应视为水桩,按钻孔灌注桩用导管法在水中灌注砼进行。灌注前可先向孔中灌水,使孔的水位与地下水位至少相平。具体方法:首先进行导管试拼及承压试验,导管采用套接钢管,径325mm,壁厚10mm,标准长度2m,调整管节长1m,底层管节长4m,共长81m,分段试拼,拼好后先灌入70%的水,两端封闭,一端焊输风管接头,,滚动数次经过15min,不漏水即满足承压试验。第二、砼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