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一)、安装前的准备1、玻璃幕墙安装施工前,应会同土建承包及业主方检查现场清洁情况,脚手架稳固情况,安全网分布情况,起重设备完好情况,并确认是否具备施工条件。2、认真核查各部位的现场实际尺寸,楼层标高及基础尺寸是否与主体吻合,对误差较大的部位及时与设计方沟通,并拿出完善的解决方案。3、对已有的预埋件进行仔细的检查,确认预埋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一般预埋件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20mm。对偏差较大的预埋件,要作好标记,并作记录,会同三方技术负责人,拿出再行的补救措施。4、未进行预埋的,可采取后置预埋,但需与业主、监理方、设计方沟通,确认技术方案的成熟性,可行性。采取后置预埋的预埋件,应作相应的检验,如极限抗拔、抗剪等相关检验,并确认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5、由于主体结构施工偏差而妨碍幕墙施工安装时,应会同业主、监理、土建、设计等主要单位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幕墙安装前实施解决,幕墙施工单位不得随意处理。6、采用外脚手架施工时,脚手架应经过设计。并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采用吊栏施工时。吊蓝应进行设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吊蓝不能作为竖向运输工具。并不得超载。吊蓝上的施工员必须配系安全带。吊蓝不应在空中检修。7、安装施工使用机具前,应对所用机械用具作严格的检查。电动工具应进行绝缘电压试验。玻璃吸盘及玻璃吸盘机应进行吸附重量吸附持续时间试验。8、玻璃幕墙安装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中的有关规定。9、当玻璃幕墙安装与主体结构施工交叉作业时,在主体的施工层下方应设置防护网,在距离地面约3m高度处,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6m的水平防护网。(二)、测量放线1、放线的基本面应在一个平面内进行,两相同截面测量放线基准层面间隔层数不宜大于8层,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依据施工图确定一个平面内的放线基准层。2、放线前应检查所用仪器的准确性,钢卷尺要进行复核,以保证放线的精度及准确性。3、以土建的±,利用水准仪、长卷尺复核标高的基准线,纵向尺寸等并作好记录。4、发现土建标高及宽度不准确时,应另作标记,并应有“幕墙专用”的标识,并将复核情况上报业主、土建方、监理方。5、每个基准层面的基准点,线复核结束后,应认真填写《基准线复核表》,并做存档工作。6、在风力大于4级的情况下,不可进行测量放线作业,以免放线时出现误差,影响幕墙的整体平面度。7、根据施工图分格,将预埋件清理干净,并做好表面防锈处理,未预埋的,根据施工图分格,放线于基层上,一般在一个部位内进行,对每个分格作好标记,依次对标记作垂直放线,将细钢丝上下带紧,固定于预埋件上。8、依次对各层,依据放线的钢丝或根据放线的钢丝作好的标记,安装后置预埋板,有预埋的安装转接件。安装后的预埋件是偏差不应大于20mm。(三)、预埋件安装1、有预埋的,要先清理预埋件,使预埋件露出金属面,并检查预埋件的平整度及水平位置差,并做表面防锈处理。2、无预埋的可采用后置预埋。采用后置预埋的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3、依据放线钢丝或标记,确定预埋钢板的中心线,固定孔的位置,在建筑上做上标记,用专用电锤对标记孔位打孔,打孔孔径大于所用螺栓的2mm,打孔深度应满足所用螺栓的要求,采用膨胀螺栓时,套管不得外露,采用化学螺栓时,定位圈以下部位不得外露。4、孔打好后,应先将孔内残废物用吹风器将灰尘清除干净,再置入螺栓,采用膨胀螺栓时四颗螺栓置入后,即可紧固螺帽,待螺栓有一定抗拔力时,便松开螺栓,置上预埋钢板,套上弹簧垫圈,再紧固螺帽。采用化学螺栓时,孔内不得留有残留灰尘,待完全清除干净后,置入化学溶剂管,再置入螺栓杆件,置螺栓杆件时要旋转进入,充分让化学溶剂混合均匀,置入螺栓杆件后,要保留10S(+2S),待其基本固化后,再置上预埋钢板,套上垫圈,紧固螺帽。5、预埋钢板完成清理后(后置预埋完成施工后),依据垂直钢丝或标记,依次安装“7”字型转接件。安装转接件时,转接件应靠紧钢丝或标记,,转接件应对称同时安装,固定紧线的一只,另一支紧动状态待用。6、预埋件安装完成后,应逐一检验其位置偏差,高低偏差,分格尺寸等项目,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及规范要求,对偏差不合项的预埋件要及时纠偏,以免偏差积累,安装完成后的预埋件位置平面偏差允许±10mm、标高允许偏差±10m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7、当采用后置预埋时,在打孔时若遇到钢筋,而使孔的深度达不到要求时,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所使用的补救措施,要报经业主、监理、设计方认同,一般采用边距搭焊补救措施,完成预埋钢板的安装。8、转接件精准定位完成后,其进出方向允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