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药用植物---09.ppt

格式:ppt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药用植物---09.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1/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药用植物---09.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药用植物
第九章蕨类植物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第一节蕨类植物概述
蕨类植物门植物又称羊齿植物,具有独立生活的配子体和孢子体而不同于其他高等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和较为原始的维管系统,能产生孢子体和孢子。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也是原始的维管植物。
蕨类植物是构成化石植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煤层的重要来源。
一、蕨类植物的特征
(一)孢子体
通常有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多年生草本,仅少数为一年生的。
1、根
为须根,吸收能力较强。
2、茎
大多数为根状茎,少数为地上茎。有各种鳞片或毛茸,具保护作用。茎内的维管系统形成中柱,蕨类植物的各种中柱类型,常是蕨类植物鉴别的依据之一。
3、叶
多从根状茎长出,有小型叶与大型叶两类。仅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称为营养叶或不育叶;产生子囊和孢子的叶,称为孢子叶或能育叶;有些蕨类的营养叶和孢子叶是不分的,形状相同且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称同型叶;也有孢子叶和营养叶形状完全不同的,称异型叶。
4、孢子囊
在小型叶蕨类中孢子囊单生在孢子叶的近轴面叶腋或叶的基部,孢子叶通常集生在枝的顶端,形成球状或穗状,称孢子叶穗或孢子叶球。较进化的真蕨类,孢子囊常生在孢子叶的背面、边缘或集生在一个特化的孢子叶上,往往由多数孢子囊聚集成群,称孢子囊群或孢子囊堆。孢子囊群有圆形、长圆形、肾形、线形等形状。
5、孢子
多数蕨类植物产生的孢子大小相同的,称孢子同型;少数蕨类的孢子大小不同,称孢子异型。
(二)配子体:孢子成熟后落到适宜的环境中即萌发成小型、结构简单、生活期短的配子体,又称原叶体。
(三)生活史
1、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2、无性世代的孢子体显著,生活期长,产生许多孢子囊,内有孢子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进入有性世代。
3、孢子萌发成配子体,配子体微小,结构简单,生活期较短,产生精子器和颈卵器,产生精子和卵子。受精发育成幼胚,在配子体继续发育成长,继而随着配子体迅速衰亡的过程而成为独立生长的孢子体,即绿色的蕨类植物。
二、蕨类植物的化学成分
⒈生物碱类: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⒉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止痢、止血及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咖啡酸尚有止咳、祛痰作用。
⒊黄铜类:广泛存在。
⒋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如石松含有的石杉素、石松醇等。
⒌其他成分:鞣质,脂肪,挥发油,香豆素,微量元素,硅,硅酸。
第二节蕨类植物的分类
常依据下列一些主要特征:
①茎、叶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
②孢子囊壁细胞层数及孢子形状。
③孢子囊的环带有无及其位置。
④孢子囊群的形状、生长部位及有无囊群盖。
⑤叶柄中维管束排列的形式,叶柄基部有无关节。
⑥根状茎上有无毛、鳞片等附属器官及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