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一、编制依据、编制范围 1(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范围 1二、工程概况 1(一)风险工点工程概况 1(二)施工条件 2(三)技术保证条件 3三、施工计划 4(一)进度计划 4(二)主要材料供应 5(三)主要施工机具设备 5四、施工工艺 6(一)技术参数 7(二)工艺流程 7(三)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滑板、导向墩施工 -12m梁桥拆除 21(四)监控量测 : : : 22(五)检查验收 23五、风险源及防控措施 24六、劳动力计划表 28七、应急预案 28八、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40(一)最大顶力计算 40(二)相关附图 41一、编制依据、编制范围(一)编制依据1、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提供的小返河框构中桥施工图,++。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以及现行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3、铁道部关于《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太原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太铁师[2008]297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铁运〔2010〕51号)和《太原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实施细则》(太铁师[2010]26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严格禁止“黑施工”的通知》(太铁办[2010]288号)等的有关文件规定。4、D型24m便梁使用说明书。5、对现场进行详细踏勘、调查、咨询所收集的相关资料。(二)编制范围小返河FDLDK334+(对应既有石太上行线里程为K237+159)、粮库专用线FDLDK334+(对应既有粮库专用线里程为K0+298)++、线路加固、顶进。二、工程概况(一)++,位于太原市阳曲镇皇后园站南咽喉平交道口南侧110米处,紧邻大运公路,为汾东联络线跨越小返河而设,为排洪涵。该处原有跨越小返河的铁路低高度板梁桥五座,T型桥台,扩大基础,梁位错置。其中东侧三座单线桥线间利用铺设盖板组成一体,桥上共涉及五条铁路线,由东至西依次为石太上、下行线、皇太线、汾皇线、粮库专用线,除粮库专用线桥位于直线上外,其余均位于圆曲线地段,曲线半径740m至800m,、、、,对应既有石太上行线里程为K237+159(对应粮库专用线里程为K0+298),东侧四条为电气化铁路,其中石太上、下行线、皇太线为软横跨,汾皇线为单杆支柱,石太上、下行线为砼枕P60无缝线路,皇太线为砼枕P60普通线路,汾皇线为木枕P60普通线路、粮库专用线为木枕P50普通线路。该处受河道淤塞严重且泄洪能力不足影响,本次设计将此处既有铁路1-12m梁桥拆除改为框构,与汾东联络线共用,监理工程师论坛框构穿越既有铁路线后与西侧大运公路桥对孔相衔接。详见附图1-小返河框构平面位置及立面图2012年4月20日,公司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召开风险评估论证会,确定小返河框构为高风险工点。(二)施工要求本桥开工前,施工单位要具体制定用于工程实际详细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于施工中影响到的既有设备必须采取迁改、防护等措施,并征得各相关产权单位的同意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切实做好对既有线路的安全防护工作,参照施工技术指南等相关规定,加强施工期间的安全,应做到边监测边施工,根据监测信息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确保既有铁路正常运营和临近建筑物安全。小返河框构施工需对以下既有设备进行改移和防护后方可施工1、引起石太上、下线、皇太线软横跨接触网杆一组(2根杆)改移,皇太线接触网单杆改移1根,粮库专用线1根,根据挖孔支撑桩施工进度进行改移。2、人工挖孔支撑桩施工影响汾皇线进入皇后园站的进站信号机,需改移。3、D型便梁施工前拆除既有桥人行道栏杆、步行板,凿除桥台步行板、个别梁体外侧挡碴墙,以上部分影响D型梁落梁及钢枕穿设。4、桥上6根电缆需要保护、桥下横向电缆13根需要防护。5、挖孔桩施工影响石太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