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AIOPIO 2020/8/6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鲁迅教学目标::加强朗读教学,特别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的景色,要通过反复诵读以体会其形容的准确性和描写的生动性。:学****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巧妙地运用对比突出主题。:理解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和对束缚其身心的封建教育的不满。教学设想:重点、难点: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百草园的景物和童年的生活情趣,写得具体、生动,是教学重点,应当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反复朗读成诵。对非重点内容,例如“美女蛇”的故事,只略讲,至于私塾先生所念的书的内容,艰深难懂,要求学生读书时分清句逗就行,不必多作解释。对三味书屋的先生的认识和评价;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是教学的难点。:本文篇幅较长宜多读精讲。特别是描绘百草园景物的段落,可以以读代讲,以写代讲,让学生的自主学****取代老师的重复教学活动,并从反复的读写活动中细细品味本文中节奏明快、朴实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媒体。: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课文,学****整体把握文章脉络的方法,理清全文的段落结构。2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阅读并书面分析“我”的乐园----百草园。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对束缚其身心发展的教育不满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儿时两种不同生活的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下面让我们走进百草园,去了解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阅读指导:教师范读课文。提出思考题:认真听读,随手划出生字、生词;标出段落序号;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为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做准备。,分析文章结构。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各小组推举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归纳总结。并板书:百草园—“我”的乐园(1-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枯燥无味(10-24)这篇文章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生活的两个片段,即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生活,文章可以自然分成两部分。写“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和“我”在三味书屋的枯燥的读书生活。。提问:文章一开头介绍了什么情况?怎样理解“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一句?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文章一开始就扣住题意,介绍了百草园的位置、来历以及现在的归属。“似乎”、“确凿”两个词用在一起,好象是矛盾的,实际上精确地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对百草园怀恋的深情。百草园确实只有一些野草,因此用“确凿”,但这个百草园给儿时的“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所以在“确凿”前面又用了“似乎”。百草园尽管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是“我的乐园”到是确凿的。。参照投影片上的提示,分析、点评本段内容。要求学生写出400字以上的分析短文。投影片:(1)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3)作者用了哪些确切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来描写这些景物?(4)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景物写得具体、真切、生动?(5)读了这段文章,你对百草园有怎样的印象?请两位学生上讲台读自己对百草园景物进行分析的短文;其余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