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乳腺癌术后多久化疗 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化疗36例治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乳腺癌术后多久化疗 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化疗36例治疗体会.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0/8/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乳腺癌术后多久化疗 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化疗36例治疗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乳腺癌术后多久化疗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化疗36例治疗体会摘要目的:观察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吡柔比星、5-***尿嘧啶新辅助化疗后生存质量及预后,以探讨Ⅲ期乳腺癌最佳治疗方案。方法:36例Ⅲ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含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及5-***尿嘧啶方案化疗,每21天为1个周期,共3周期。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为脱发。肿瘤激素受体表达与疗效有关,%,而激素表达阳性者为0%(P<)。肿瘤大小与HER-2表达及疗效无关。结论:吡柔比星、5-***尿嘧啶为主的联合方案用于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较轻。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其中在乳腺癌治疗的应用已获肯定[1~2]。Ⅲ期乳腺癌患者因发现时大多发生血行转移,预后一般相对较差,目前多主张在明确诊断后,先行诱导化疗。2004年1月~2006年5月采用以吡柔比星和5-***尿嘧啶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用于Ⅲ期乳腺癌患者的术前辅助化疗治疗,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与方法2004年1月~2006年5月收治经穿刺组织学或细针穿刺学明确诊断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36例,年龄37~70岁,中位年龄54岁,予术前新辅助化疗(含吡柔比星的CTF方案),所有病例均经穿刺组织学或细针穿刺学明确诊断,并对穿刺标本进行激素受体(ER或PR)和HER-2基因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中临床分期T3N1~%,%,发现时手术均有一定难度。KPS评分均>70。方法:穿刺置管,吡柔比星35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环磷酰***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5-***尿嘧啶350mg/m2,第1~4天微量泵持续泵入。同时给予止吐护肝治疗,所有病例均无明显心脏疾病。疗效判断标准:按照国际抗癌联盟()的实体瘤通用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①完全缓解(pCR):手术标本中已无浸润癌细胞;②R):临床检查肿瘤完全消失;③临床部分缓解(cPR):肿瘤最大直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④病情稳定(SD):肿瘤最大直径与肿瘤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或增加<25%;⑤疾病进展(PD):肿瘤最大直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增加>25%。不良反应:按照WHO化疗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在每1个周期化疗中和结束后,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评价不良反应。患者每周行血液分析,每个周期开始前必须检查肝肾功能。如果白细胞绝对值<×109/L,或肝肾功出现明显异常,应将化疗适当延迟,并予升白细胞及保肝对症治疗。结果化疗完成情况:所有病例全部接收3周期的新辅助化疗,34例(%)按计划完成,2例(%)由于严重的上消化道黏膜炎将5-***尿嘧啶的剂量调整至300mg/(m2・日)。化疗临床疗效:%,%,%,%,全组未见pCR。不良反应:本组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Ⅳ%,%,恶心、%,给予G-cSF、止吐、止泻对症处理后患者均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