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0/8/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_七_下__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总课时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主备人李玉华授课人学****目标1、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2、揣摩和理解文章精彩的语言。3、学****景物描写的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1、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2、记叙的感情色彩。难点1、两相对照的结构特点及其过渡。2、对三味书屋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导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及时间安排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出示目标三、介绍作者(可由学生介绍)鲁迅姓周,原名周树人,他是浙江绍兴人,自1907年到1936年,鲁迅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译文、日记、书信等共八百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人《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中。四、预****检测正字音确凿záo菜畦qí蟋蟀shua竹筛shāi渊博yuānbó鼎沸dǐngfèi绣像xiù锡箔bó脑髓nǎosuǐ盔甲kuījiǎ蝉锐chántuì秕谷bǐgǔ锡箔xībó倜傥tìtǎng东方朔敛出示教学目标,并指一名同学读出来。出示课件,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5分钟)完成学案的相应内容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根据标题分析,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内容可分哪两部分?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字写三味书屋?2、合上书,快速回想课文内容提问:1)作者最喜欢哪一个地方?2)这个部分写了哪些内容?3)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板书:乐园六、研讨赏析(一)、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二)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1、朗读第二段,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分析本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2)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学生给下面的字注音,并写在笔记本上记忆。(2分钟)学生读文,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结构,并提出疑难(10分钟)合作探究(15分钟)4)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本文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