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崇明区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54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崇明区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1354793**** 2020/8/7 文件大小:5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崇明区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崇明区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题;共6分)1.(6分)(2020·衡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石雕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说,迄今为止,在人类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中,没有哪一种能比石雕更古老了。()。虽然秦宫殿遗址发现过不少瓦当、花砖、石雕和青铜构件,但总的来说秦代建筑使用石构件的还不多。而到了汉代,建筑综合地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并实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考古学家就曾在南越王官署遗址发现多根四方基座八角棱柱形石栏杆,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石栏杆构件。到了现代社会,石雕逐渐由过去的被民间建筑使用进入纯艺术创作_______________。但在艺术创作领域想要有一席之地其实很难,有些艺术家便以中国传统雕塑为根,融入现代审美,创作出了不少极具收藏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还进入了拍卖市场。在中国的拍卖市场上,石雕起初一直与油画放在一块儿拍卖,长期处于_____________的位置,市场表现____________。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重视石雕作品的市场价值。一时间关于石雕市场“春天到来”的话题____________。(1)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雕刻、文字等形式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并达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雕刻、文字等形式打造各种构件的装饰,并达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雕刻、文字等形式打造各种构件的装饰,并实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雕刻、文字等形式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并实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映衬 不瘟不火 沸沸扬扬     陪衬 不温不火 沸沸扬扬     映衬 不温不火 沸反盈天     陪衬 不瘟不火 沸反盈天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2.(6分)(2016·吉林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题。论述20世纪最初三十年中国小说转型中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所起的作用,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研究对象不只很少提供可资直接引用的论据,反而冒出许多反面的证词。也就是说,新小说家不大论及他们接受西洋小说的影响,而强调其与传统中国小说的联系;反之,“五四”作家则大都否认他们的创作与传统小说有直接的联系,而突出域外小说的影响。关键不在于对吴趼人、林纾或者鲁迅、叶圣陶的说法加以辩证,而是必须说明,为何那么多真诚而且精明的作家,会同时产生这么一种显而易见的“错觉”。除了策略的考虑,作家们之所以不大谈论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主要原因在于,这种“转化”,是在作家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的。对于“五四”作家来说,幼年时代熟读经史、背诵诗词,以及明里暗里翻看《三国》《水浒》,只是一种必要的人文修养,或无功利的娱乐,并没想到从中学****什么写作技巧。而青年时代如痴如醉地啃读域外小说,却颇具学****借鉴之心。这就难怪他们创作小说时,理直气壮地以域外小说为榜样。偶尔也会师法“传统”,但有意无意间将其西洋化进而合理化。一方是无意中接受,一方却是有意去模仿。尽管后世的研究者可能对那无意中接受的观念如何歪曲模仿的对象、限制模仿的效果更感兴趣,“五四”作家则大多只意识到后者而忽略了前者。还不只是前者“得来全不费工夫”,故视而不见,后者“踏破铁鞋无觅处”,故弥足珍贵;更因为传统文学更多地作为一种修养、一种趣味、一种眼光,化在作家的整个文学活动中,而不是落实在某一具体表现手法的运用上。无疑,具体而可视的“手法”,比起抽象而隐晦的“趣味”,更容易为作家和读者所感知。新小说家的情况恰好相反。梁启超、吴趼人、刘鹗等人的实际创作,已经突破了旧的格局,可仍喜欢使用传统的批评术语。大家似乎都有“以中化西”的愿望,只不过不像林纾表达得那么直白而已。在借鉴域外小说技巧的同时,尽量在传统文学中寻找对应物;一旦证明古已有之,用起来自然更得心应手。接受外来文化,本来就有重新选择、解释传统的权利,“以中化西”也无可厚非,只要不过于离谱。可这么一来,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并没接受什么新东西,只不过是“出土文物”。殊不知“文物”之所以“出土”,也必须借助新的眼光。不理解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