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预处理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光合及荧光的影响.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预处理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光合及荧光的影响.doc

上传人:unnwldv331 2020/8/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预处理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光合及荧光的影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预处理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光合及荧光的影响摘要:本文以水稻幼苗为实验材料,用10%聚乙二醇(PEG)对幼苗进行研究预处理,研究了预处理后水稻在15%PEG胁迫下叶片光合及荧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预处理组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幅度比对照组的小,胞间CO2浓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初始荧光增加。结果表明预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抗旱性。关键词:水稻幼苗水分胁迫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引言张利红等认为,水分预胁迫对于高羊茅光合作用的影响,与干旱胁迫下未经过任何处理的高羊茅相比,在经历重复出现的干旱逆境时,能够对胁迫产生明显的快速适应,减弱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产生的伤害[1]。为了探讨PEG预处理能否提高水稻对水分胁迫的抗性,我们用10%PEG对水稻幼苗进行预处理,测定15%PE***分胁迫下水稻光合及荧光的变化情况,旨在为提供高水稻对水分胁迫抗性提供理论依据,为水稻抗旱育种提供可供借鉴的技术和方法。 1、材料与处理方法 :供试水稻为辽星一号。 :水稻经常规方法消毒、浸种、催芽后播种于含完全营养液的烧杯中,幼苗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待幼苗长至一叶一心期一半幼苗用10%PEG进行预处理,另一半作为对照。预处理3天后恢复正常营养液培养,恢复培养3天后用15%PEG进行胁迫处理,于胁迫处理后3天和5天测定水稻叶片光合及荧光变化。 2、测定指标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在每天10:00-ll:00测定3片全展叶叶片中段。测定指标为: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 :采用连续激发式荧光仪测定,用特制的暗适应夹对叶片进行充分的暗适应(20min以上),然后测定3片全展叶中段叶片初始荧光(Fo) 3、结果与分析 [2],因此,净光合速率Pn下降的程度可以作为评定水稻抗旱性的一个指标[3]。如图1所示,水分胁迫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都有所下降,对照与预处理组进行比较发现,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Pn下降幅度较预处理组大,胁迫5天预处理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预处理提高了水稻光合能力。水稻受到水分胁迫后,叶片的胞间CO2浓度都有所增加,并且随着胁迫处理时间的增加,对照组上升的幅度较大,可能是因为水分胁迫造成叶肉细胞的光合反应中心受到损伤,光系统活力下降,从而使CO2的同化能力降低,胞间CO2浓度增加。 。初始荧光(Fo)是PSⅡ反应中心全部开放时的荧光,PSⅡ反应中心的破坏或可逆失活,则会引起Fo的增加[4],因此可根据Fo的变化推测反应中心的状况和可能的光保护机制。如图2所示,本实验中在水分胁迫下,对照组和预处理组Fo都显现出增加的现象,只是Fo变化的程度有所不同。 4、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Ci的浓度增加。水分胁迫下作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减弱,当叶绿体吸收过剩光能将对光合器官造成伤害,从而使电子传递链受损,这可能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预处理组的光合速率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