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现代中医热带病学.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代中医热带病学.doc

上传人:czhenrgjiangh 2020/8/8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代中医热带病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附件二:广东省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教材规划选题申请书教材名称:现代中医热带病学主编姓名:罗仁工作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拟)出版单位:申请日期:2006-2-27广东省教育厅制二OO五年十一月填表说明1、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2、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一、申报教材基本情况教材名称现代中医热带病学新编√□修订□修订教材原教材出版时间印数原教材出版社修订内容及比例指南号非指南√□申报理由(非指南)1、本书将系统地介绍古今中医学家对热带病的诊治知识与科研成果,详细阐述65种热带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辨证论治、治疗与预防保健等,并对热带病常用中药和方剂进行全面介绍,是迄今为止国内有关热带病的第一部中医专著。本书填补了中医热带病学科的空白。2、本书将进一步促进和完善中医学的系统分科,弘扬了祖国医学;本书将对于热带病的防治和保护人们的健康有着深远的意义。3、 本书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可读性,可作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本科专业作为选修课教材,也可供中西医临床人员、科研人员、普通读者等阅读参考。由于目前国内尚无此类专著,社会需求量会较大。适用层次本科√□高职高专□课程类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他适用专业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主要形式纸质√□电子/音像□语种汉语√□少数民族语□外国语□双语□参考学时60学时估计字数33万二、,电子邮箱主要教学经历(授课名称、起止时间、授课对象、授课学时、所在单位等)1、中医内科学,1988年至今,中医本科,1000学时,本校2、经方临床应用,2000年至今,硕士研究生,100学时,本校3、中西医结合临床进展,200年至今,硕士研究生,80学时,本校主要教学、科学研究、实践经历(项目名称、来源、鉴定结论、获奖情况等)1、《痛证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获1989年广东省图书校对一等奖。2、《实用炎症手册》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获1990年中南五省优秀图书二等奖。3、《中成药选用指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获1992年全国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4、肾虚证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治研究。获1998年军队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第一作者)。曾经编写过的教材(教材名称、出版时间、字数、出版社、获奖情况等)《针灸中医内科学》新世纪中西医结合高等院校教材,,科学出版社参编人员情况姓名年龄职称工作单位承担编写的任务谢炜42副教授中医药学院中篇第1-2章钟洪44副教授中医药学院中篇第3-5章周迎春42副教授中医药学院中篇第6-9章李娟44副教授中医药学院中篇第10-12章朱玲玲43副教授中医药学院中篇第13-14章杨少锋44副教授中医药学院下篇第1章赵小山31讲师中医药学院下篇第2章申报基础(教学改革的基础,教材或讲义试用的次数及效果,社会效益等)1、地处南方,热带病研究具有一定的基础。2、多次在中医本科专业举办“中医热带病学”讲座,受到学生欢迎。3、本教材将进一步促进和完善中医学的系统分科,弘扬了祖国医学。4、由于目前国内尚无此类专著,社会需求量会较大。教材研究(列举国内外的同类教材,并分析其优缺点,若无同类教材请注明)无同类教材。三、本教材特色热带是天文学上的低纬地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亦即赤道两侧各23℃27′的纬度带,由于太阳的直射光线,气温较高,四季不明显,昼夜长短的变化不大,可分为干湿两季,风暴较多。由于热带的天文、地理及气候特点,因而又不同的疾病流行,对热带地区常见流行疾病的研究,则产生和形成了热带病学。热带病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将医学与生物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热带病在狭义上讲,主要指寄生虫病,而在广义上讲,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一些在热带地区常见的疾病如营养不良性疾病,某些血液病等。许多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热带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可迅速传播造成流行。现今又发现了一批新的热带病如军团病、莱姆热、SARS病等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986年北京钟惠澜教授编著《热带医学》可谓是我国第一部有关热带病学专著,为热带医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医学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医学的分科及系统化日趋精细,而中医学虽有大的分科,但各系统及细小分科尚未完全建立及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填补空白。中医药对热带病学的诊治和预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如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曾被现代热带病医学专家钟惠澜教授称为热带病学光辉的经典著作。目前,虽然有《中医传染病学》、《中医西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