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大全.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大全.doc

上传人:hnxzy51 2020/8/9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大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狭义货币:M1=通货C+活期存款Dd+其他支票存款+旅行支票2、广义货币:M2=M1+Ds储蓄存款+Dt定期存款;M3=M2+Dn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存款;M4=M3+L银行与金融机构外的所有短期流动资产。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即期交易);储藏手段;支付手段(跨期交易);世界货币。4、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本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和商品经济一样,都是以私有制存在为前提的。5、信用的基本要素:信用主体、信用标的、信用载体、信用条件6、信用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民间信用7、信用工具: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是贷者与借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工具。信用工具:又称金融工具,是记载信用标的、保护债权人权利、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凭证。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要求信用标的具备可转让性,以充分满足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这就要求信用标的物由标准化的、可精确定价的和可广泛接受的载体来承载,这个载体就是具备充分流动性的信用工具。8、主要的信用形式:(1、 商业信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商品往来时发生的信用,其主要方式是预付和赊销,相应的信用工具是商业票据。商业信用作为典型的直接信用,具有交易直接而迅速、交易费用低等特点。此外,商业信用在一点程度上扩大了商品交换渠道,调剂了商品市场,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对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较大的积极作用。【缺陷】:1--授信规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限制;3--商业票据接受性有限;4--信用链条具有不稳定性。(2、 银行信用:通过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将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进行社会化资金分配的信用形式,其典型方式就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银行信用具有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等优势,它大规模地促进社会资金全方位、多层次流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能广泛地动员社会资金并进行全面的资金分配,不仅能提供信用,还可以创造信用。(3、 国家信用:政府通过财政部门向国内外各类主体举借债务而形成的信用。既包括财政以债务人身份所形成的债务,也包括以债权人身份所提供的信用。国家财政部门弥补赤字的方法主要是举债。政府借债包括外债和内债:①举借外债的形式包括向国外政府借款、向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向国际银团借款和发行国际债券等。②内债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发行国债,国债包括政府公债券(长期国债)和国库券(短期债券),其中国库券是主要形式。(4、 消费信用:商业银行或专门的消费信用机构向消费者发放的以大型耐用消费品为抵押的贷款。消费信用按信用对象不同可分为卖方信用和买方信用。卖方信用是信贷机构对商品批发或零售商融通资金,以使其有能力对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服务;买方信用是信贷机构直接对消费者提供融资,以使其能一次性向销售商购买消费品,然后按协议定期向信贷机构偿还贷款利息。当前主要的消费信用形式是买方信用。(5、国际信用:国际银行信贷;出口信贷;市场信贷;政府贷款;补偿贸易;国际租赁;国际金融组织贷款。9、信用工具的特征:1、偿还性:指信用工具按照其偿还期限要求偿还的性质。2、风险性:投入的本金和所获得的收入遭到损失的可能性3、流动性:短期内变现少受损失的能力,活期有完全流动性,定期存款流动性弱。4、收益性:收益性体现了金融工具增值的基本目的。安全性与偿还性成反比,与流动性成正比;收益性与风险性和偿还性成正比,与流动性成反比。计算:名义收益率:票面利息/票面金额;即期收益率:规定利息/信用工具市场价格;实际收益率=[(1+名义收益率)/(1+通货膨胀率)]-110、典型信用工具:(1、 短期信用工具:①票据:商业本票、商业汇票、支票、银行汇票、信用证、信用卡②国库券(2、 长期信用工具:①股票②长期债券11、利率计算题:I:利息、P:本金、r:利率、n:期限S:本利和单利的计算:I=P·r·nS=P(1+r·n)复利的计算:S=P(1+r)的n次方I=S-P实际利率的计算:r=R-I=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现值=未来值/[(利率+1)的n次方]12、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的这种理论认为,利率不是在产品市场上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而是在货币市场上由货币的供给和货币的需求决定的,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利率决定于货币市场供求的均衡水平。关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各自的变动,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生性变量,货币需求则取决于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忽略了投资和储蓄因素,是有缺陷的。13、利率的决定原理:投资储蓄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IS-LM模型。IS(使投资与储蓄相等的利率和所得不同组合的轨迹)是减函数;L(需求)M(供给)是增函数。14、利率的作用:利率是国家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