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曹操观沧海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成“三曹”。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其诗以慷慨悲壮见称。他善于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碣石::竦峙澹澹:萧瑟:哉:sǒngzhìdàndànjiésèzāi预习检测---字词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iédànsǒngzhìsè观沧海曹操品读欣赏品读欣赏一、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诗歌赏析观沧海看想水山岛树木百草洪波日月之行星汉灿烂听萧瑟秋风二、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诗歌赏析三、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歌赏析写作特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