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县县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doc.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县县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doc.doc

上传人:zbggqyk171 2016/3/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县县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县县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 县古称杨侯国、杨县, 隋改为今名, 是全国闻名的历史文化大县, 人文资源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 大槐树移民遍及全国各地, 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境内辖 16 个乡镇, 463 个行政村, 73 万人口, 面积 1563 平方公里。 1995 年8 月, * 县县曾以其骄人的文化工作业绩,被授予全国文化模范先进县。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城市扩张力度的加大,原有文化设施或被拆或被占,新建设施正在规划建设, 没能及时到位投入使用。为此, 2005 年被摘掉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帽子。“将士知耻而后勇”。近三年来, 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 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 迎难而上, 快速行动, 全方位出击,高起点赶超,尤其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下力用功, 很快改变了整体工作面貌, 完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大转换, 县域文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为* 县现代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今年 4 月,临汾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农村文化建设* 县现场会,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贾新田等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充分肯定了* 县的经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 文化领导体制机制日趋健全文化建设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源泉。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 县这一宏伟目标,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认识到,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必须破解当前在一些城乡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的文化工作地位低化、功能弱化、方法老化和阵地退化等现象, 坚持以人为本, 重在建设, 立足乡情民意, 反映时代特点, 把握文化建设目标时代化、阵地现代化、活动经常化、内容品牌化、服务社会化的“五化”趋势要求,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坚持把建设文化强县作为构建和谐* 县的重要内容来抓, 成立了文化建设工作领导组, 建立了书记、县长挂帅, 分管领导协调, 职能部门主抓,县、乡、村三级共建, 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制定出台了《* 县县文化强县( 2005-2008 ) 规划及 2010 年远景目标》、《创建文化体育先进乡镇、村活动方案》、《关于乡镇综合文化站暨农村文化大院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将文化建设统一纳入到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纳入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坚持文化工作和经济工作同步部署, 调整经济结构与壮大文化产业同步规划, 文化阵地建设与城乡基础建设同步推进, 经济指标与文化建设同步考核。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研究一次文化工作, 每年都要召开全县文化工作会议, 由县政府领导和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签订文化建设及发展目标责任书, 同时兑现上一年度的责任书。文化工作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二、不断加大投入,文化事业经费持续增加繁荣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是保障。近年来, * 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捐助为辅的工作思路, 不断完善政府投入机制, 加大投入力度, 确保了文化事业持续稳定发展。一是每年年初召开县长办公会议, 专门研究当年文化工作事宜, 将确定的文化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据统计, 2006 年县财政收入 132070 万元, 拨付文化事业经费 1812 万元, 2007 年县财政收入 164735 万元,拨付文化经费 2007 万元,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