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上杭乡茶叶产业发展五年规划(2010年—2014年) 一、上杭乡基本情况和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1二、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评估 2三、指导思想 3四、基本原则 4五、发展目标 4六、具体措施 5一、上杭乡基本情况和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上杭乡境内山峦起伏,景色秀丽,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发展茶业得天独厚。多少年来,上杭乡百姓始终对茶叶的加工和种植情有独钟,特别是修水县委、政府把茶叶产业列入“1116”工程强力推进,使我乡茶业如遇春雨般的滋润而焕发勃勃生机,迅速壮大。2003年以来,我乡在县茶叶办的指导下大力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和发展名优茶生产,取得了茶园面积持续增长的显著成效,产量和产值可望实现近三年翻番增长势头,至2009全乡拥有茶园面积已达5000余亩,千亩以上基地2个,500亩以上基地1个,标准化茶叶加工厂2家(东谷潭有机茶厂和十二坊茶叶精制厂);,产值200余万元,茶叶生产规模成为仅次于大椿乡位居全县第二。二、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评估(一)良好的发展基础一是生态条件良好。上杭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壤多呈酸性黄红壤,适宜茶树生长。茶园生态环境优越,无污染,利于生态、绿色、有机茶的生长。二是宜茶面积较大。,适宜茶树生长的面积占60%以上。三是茶农不断增多。自2003年以来,我乡茶园面积由原来零星分布的几十余亩增加到2009年底的5000余亩,特别是通过去年乡政府组织全乡部分村民代表到浙江松阳参观和现有示范户带动后,绝大多数农民已意识到茶叶产业是增收致富的好门路。四是领导高度重视。一直以来乡党委、政府把茶叶产业纳入了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把它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五是政策扶持增强。200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这对我乡茶叶产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六是产业基础较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上杭国营茶厂的曾经辉煌,我乡活跃了一批茶叶生产和贩销商,且一直和外界存在若隐若现的联系,而这批贩销商又已成为当今的经纪人和产业大户。(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茶园比较分散。全乡5000余亩茶园分布在8个村,多的村有1500余亩,少的不足100亩。另外集中连片的茶园较少,成规模的千亩基地只有2个,500亩以上的基地1个。二是加工企业滞后。虽然有两个加工企业,但加工质量低,数量少。春茶有人采、有人加工,夏、秋茶则大多茶园无人问津,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三是投入严重不足。绝大多数农户把发展寄予于退耕还林、贴息贷款等政策,加之“重栽轻管”,效益很难发挥,农户自行投入严重不足。还有的农户因一次性栽种面积过大,茶园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茶园弃管现象存在。四是品牌意识不强。现有两家企业一般都是别人需要什么品牌就做什么品牌,品牌自主意识不强,必将对以后发展不利而造成效益不高。三、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绿色和有机茶为发展方向,以资源整合和培育龙头企业为手段,大力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下功夫,稳步推进全乡茶叶产业快速发展,争取五年内把上杭乡打造成赣北茶叶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