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环境化学回顾与展望.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化学回顾与展望.doc

上传人:2786321826 2016/4/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化学回顾与展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环境化学回顾与展望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它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 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的划分, 环境化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四部分内容[ 1]。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70 年以前为孕育阶段, 70 年代为形成阶段, 80 年代以后为发展阶段。二次大战以后至 60 年代, 发达国家经济从恢复逐步走向高速发展, 由于当时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 事实促使人们开始研究和寻找污染控制途径,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60 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机***农药污染的发现, 农药中环境残留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这个阶段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到了 70 年代, 为推动国际重大环境前沿性问题的研究, 国际科联 1969 年成立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SCOPE) , 1971 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全球环境监测》, 随后,在70 年代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专著,这些专著在 70 年代环境化学研究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 年在瑞典斯德歌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了一系列研究计划,相继建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 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机构(IRPTC) ,并促进各国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结构和学术研究结构。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举措在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页眉. .页脚 80 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 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 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加强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 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 , 国际科联组织了数十个学科的国际学术机构开展环境问题研究。例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89 年制订了“化学与环境”研究计划, 开展了空气、水、土壤、生物和食品中化学品测定分析等六个专题的研究。 1991 年和 1993 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亚洲化学大会和 IUPAC 会议上, 环境化学均是重要议题之一。 1995 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授予三位环境化学家 Crutzen,Rowland 和 Molina ,他们首先提出平流层臭氧破坏的化学机制。 Crutzen 于 1970 年提出了 NOx 理论, Rowland 和 Molin a 于 1974 年提出了 CFCs 理论,这几位化学家的实验室模拟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得到验证。从发现平流层中氧化氮可以被紫外辐射分解而破坏全球范围的臭氧层开始, 追踪对流层大气中十分稳定的 CFCs 类化学物质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同样归宿, 阐明了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理, 使人类可以对耗损臭氧的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因 1985 年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动”, 从而导致 1987 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这充分表明环境化学家的工作已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