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盐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3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盐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jianjian401 2020/8/14 文件大小:1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盐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作者:————————————————————————————————日期: 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2012-8-1512:45:00来源:互联网本规划是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江苏省信息化条例》的五年规划。规划年限2011—2015年。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一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绩及面临问题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主要目标基本实现。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电子政务成效显著,电子商务广泛应用,信息化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推动作用全面显现。 。201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11亿元(不含通信等信息服务业),同比增长40%以上。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软件产业销售收入11亿元。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软件产业年均增长超过40%,形成了以盐都电子信息产业园、盐城国际软件园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群。通信电缆、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子元件、磁性探伤仪等产品已成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主流产品,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的嵌入式软件形成特色,索普药械远程监管系统、众诚水资源管理系统软件、森创软件柔性业务开发平台等软件在国内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到“十一五”末,已初步形成“一带双核多点”的产业布局。“一带”即沿新长铁路带,主要包括盐都区、开发区、东台市和建湖县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带;“双核”即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为核心的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核心的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多点”即以市开发区汽车电子产业园、阜宁电子(多晶硅)产业园、建湖LED照明、射阳磁性探伤仪等若干个特色鲜明的专业集聚区。拥有东强股份、盛发伯乐达、锐毕利、南洋电子、康威电子、华为汽车电子等一批电子信息制造重点企业。同时,全市已拥有82家软件企业,53个软件著作权,26个产品通过软件产品登记,11家企业通过“双软”认定,从业人员达2500多人。 。“十一五”以来,我市各级电子政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点到联网,目前已基本建成政府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基于电子政务专网和互联网的重要业务和公共服务系统实现网络化应用。税务、金融、工商、海关、电力等条线部门和公安、教育、财政、统计、劳动保障、交通、国土、环保、房产、农业、气象等部门的主要信息系统已经建成,应用不断深化。环保部门建成了全市水污染在线监测系统,市行政审批中心建成了“权力阳光运行”网上业务协同系统。市政府门户网站等一批机关网站得到了改版、升级,市级政府机关网站数量已增至63个,便民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建设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已覆盖全市大中院校,校园网基础设施条件达到发达地区水平。公共卫生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0%实现网络直报。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重点业务系统全面投入应用。民政服务、社区建设与管理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企业信息化应用技术迅速普及。到“十一五”末,全市已有18家省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22家市级企业信息化试点企业,20家市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江苏江动集团积极采用CAD、CAM等技术,产品的研发周期由原来的一年缩短为现在的六个月。悦达拖拉机公司开发三维数字化拖拉机设计平台,大幅度提高产品设计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市区开通。“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快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无线通信及“城管通”信息采集(监督)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建设,,,在苏北首家实现快速反应、精确定位、协同动作和互动沟通等城市管理功能。农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顺利完成,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宽带”,%,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全市已建涉农网站500多个,形成了若干全国知名品牌,精准农业试点取得明显成效,设施农业得到大面积推广,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广泛推进。 。“十一五”以来,我市重点建设了电话接入网、综合业务数据网、移动传输网、数据城域网、广电双环网、数字电视等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大容量、数字化、覆盖全市所有镇的信息传输网络已经基本形成。2010年底,全市已建成一个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基本适应社会不同层面信息化需要的现代信息基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