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社区关工委“四有四无”创建工作汇报————————————————————————————————作者:————————————————————————————————日期: 开辟第二课堂构建和谐社区——姑孰镇清源社区关工委“四有四无”创建工作汇报清源社区成立于2009年5月,是县城扩展后新成立的社区,地处县行政中心,内辖8个居民小区、18个居民小组,现有居民3916户,总人口10748人,其中未成年人数约占总人数的14%。在“四有四无”创建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把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工作重点,采用立足自身、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强化宣教的创建思路和方法,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以丰富多彩的假期教育活动,正确引导青少年,有效地预防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维护了一方社会的稳定。我们的基本做法是:一、提高思想认识,健全组织机构。为使四有四无创建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我们把未成年人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规划。成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书记为主任,社区五老人员、党员、干部为委员的9人关工委,按照“三落实”“三上墙”和“四到位”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同时,我们还加大投入,加强阵地建设,通过多方协调、筹措,相继建立了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为辖区青少年校外活动提供了体育锻炼和读书看报的活动场所。二、突出工作重点,“四无”创建先行。为提高社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引领他们健康成长,我们以创建“四有四无”为抓手,并从创建“四无”入手,紧抓重点不放松。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为此,依托市民素质学校教育基地,我们成立了社区家长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召集辖区内中小学生家长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为他们提供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如本辖区有位叫崔成的中学生,因父母离异后缺少关爱,使他心理出现了问题,原本爱学习的他变得叛逆,厌学,成绩一落千丈。他的母亲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想法,整天抱怨和责骂,母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社区关工委了解情况后非常重视,立即成立帮扶小组,邀请专业指导老师前后数次上门为崔成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并向崔母输灌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传授亲子沟通知识,促进母子交流,最终帮孩子解决了心理问题,使他安心地回到了课堂,并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良好成绩。我们不仅注重对孩子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同时,也重视社会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我们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捐资助学”等一系列活动,为残疾儿童、贫困学生营造出充满关爱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树立克服障碍、战胜困难、实现理想的信心。社区特困生吴某考取了安徽大学,因母亲残疾,父亲只能在近处打零工维持生计,家庭十分困难。社区关工委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了“少吃零食献爱心”捐资助学活动,为吴某筹得捐款8346元,圆了他的大学梦。目前,辖区内没有一名因贫困而和其它问题而辍学的少年儿童。为弘扬社会正气,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寒暑假期间,我们专门邀请司法人员、县关工委讲师团、“五老”人员以及社区民警等,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英雄模范事迹报告会、革命故事会等,增强青少年法制观念,提高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几年来,全社区青少年中没有出现一例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