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名词解释1、苏格拉底产婆术:即助产术,即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他母亲是助产婆一样,虽然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生命诞生。2、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3、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4、学科中心论:学科中心论的出发点和中心是学科本身,主张学校课程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5、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原则: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以便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6、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7、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8、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9、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金钱和精神收益。10、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以及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11、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12、智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13、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14、前景教育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就是通过经常在集体和集体成员面前呈现美好的“明天的快乐你”的前景,推动集体不断向前运动、发展,永远保持生气勃勃的旺盛的力量。15、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16、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17、学科课程:是将人类文化按科学分类,从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与知识,组成由不同学科构成的课程体系。18、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它可细分为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19、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20、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21、个体发展的内发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2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