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桥梁cad复习题.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桥梁cad复习题.doc

上传人:2786321826 2020/8/16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桥梁cad复习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复****题简答题:1、编辑模型时,如何一次撤销多步操作呢? 选择撤销命令旁的下拉图标,选择要撤销的各步操作,点击“撤销”即可。2、为什么板单元消隐后不能显示厚度? 程序默认的消隐选项为不显示板单元的厚度,因此如要显示板的厚度,需要在“显示控制”中定义消隐选项,并选择显示厚度即可。3、如何在模型窗口中显示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作用图示及其数值? 荷载显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在工作树形菜单中在某个荷载内容上单击右键,选择显示;另一种是在“显示”中选择某种荷载进行显示。4、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 “结构类型”对话框中有多种结构类型可供选择(3-D、X-Z平面、Y-Z平面、X-Y平面、约束RZ)。建立模型时,直接在本对话框定义相应的平面结构类型(X-Z平面、Y-Z平面、X-Y平面)即可。5、梁两端的典型边界条件有哪些? 两端铰接,两端固定,固定-自由,固定-铰接,6、塑性材料模型有哪些? Tresca模型,VonMises模型,MohrCoulomb模型,DruckerPrager模型,7、在一根主梁上已经施加了荷载,复制该主梁生成第二根主梁时,如何也同时复制第一根梁上施加的荷载? 在“复制和移动”对话框中,有“复制节点属性”和“复制单元属性”选项。当点击按钮后,将显示所有可复制的属性选项,根据用户的需要勾选选项即可。8、复制某结构组的单元,生成的新单元为什么不是该结构组?是不是还要重新定义? 复制单元时不能同时复制原结构组信息。选择复制生成的新单元,然后在树型菜单的“组”表单里选择原结构组名称,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中选择“再分配”即可。或者选择所有相应单元和节点,在树型菜单的“组”表单里选择原结构组名称鼠标拖放至模型窗也可。9、建立板单元时,有两种类型的板单元(薄板与厚板),此两种类型的板单元有什么区别?对计算结果有什么影响? 薄板不考虑法向剪切变形,厚板考虑剪切变形。10、定义收缩徐变对话框中有一个定义材龄的地方,定义施工阶段对话框中也有一个定义材龄的地方,两个材龄有什么区别?对哪些结果产生影响? 定义收缩徐变对话框中的材龄是混凝土开始收缩的材龄,是混凝土从浇注到开始发生收缩(即拆模)时的时间;定义施工阶段时,也需要输入被激活结构组的材龄,这个材龄是混凝土开始能够承受荷载的材龄,也是开始徐变的材龄。11、导入截面特性计算器生成的“*.sec”格式截面数据文件后,还需要输入“设计参数”(T1、T2、BT、HT),如何定义这些设计用各参数? 对于箱型截面T1、T2为上、下翼缘板厚度,BT为外腹板中心距离,HT为上、下翼缘的中心距离。程序在计算抗扭承载力时,为了计算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使用的参数。h=HT+(T1+T2)/2,b=BT+验算扭转用厚度。 当T2输入为0时,程序默认为是T型截面(开口截面)。此时,BT值不起作用,h=HT+T1/2,b=2×验算扭转用厚度。12、板单元“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的区别? “面内厚度”是为了计算平面内的刚度(In-PlaneStiffness)而输入的厚度,“面外厚度”是为了计算平面外的刚度(Out-of-PlaneStiffness)而输入的厚度。一般对于实心板单元的面内、面外厚度取相同值,对于空心板单元就需要分别输入厚度。当程序计算板单元的自重时,采用的是面内厚度。如果用户只输入了面外厚度,程序取用该值。13、用板单元建立箱梁箱体,实体单元建立横隔梁。如何连接实体单元和板单元? 板实体单元和板单元公用节点或刚性连接即可。不同类型单元的节点自由度数量不同,所以连接之前还要利用边界条件来统一自由度数量。不然在运行分析时,结构会发生奇异。14、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时,对桥墩只能输入一个高度,如何定义桥墩高度不一样的模型? 首先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建立等高度桥墩模型,然后调整桥墩梁单元的长度即可。在边界条件菜单中有“设定梁端部刚域”和“刚域效果”两个选项,两者有什么区别? “设定梁端部刚域”适用于所有相交单元的刚域,需要用户对梁单元端部节点输入相应的刚域长度。“刚域效果”能够自动识别和考虑梁柱相交点的刚域效果,程序默认平行于整体坐标系Z轴的梁单元将被视为柱构件,整体坐标系X-Y平面内的梁单元将被视为梁构件。相关知识使用“刚域效果”注意事项:轴向刚度和抗扭刚度按L(节点间长度)计算,抗剪刚度和抗弯刚度使用考虑刚域后的长度(L1=L-Zf(Ri+Rj))计算。分布荷载计算:刚域长度区段内的分布荷载换算成节点剪力,考虑刚域后的长度(L1=L-Zf(Ri+Rj))区段内分布荷载转换为剪力荷载和弯矩荷载。计算自重长度:柱构件按节点两点间距离计算自重,梁构件按考虑刚域后的长度(L1=L-Zf(Ri+Rj))计算自重。构件内力的输出位置:考虑刚域后的长度(L1=L-Zf(Ri+Rj))区段四等分位置。当梁柱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