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doc

上传人:fyyouxi23 2020/8/16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摘要:会计信息失真必然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甚至扰乱经济秩序,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根据生成要素,可以划分为规范失真、行为性失真和互交性失真。所以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必须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入手,加以管理、监督、控制,建立健全完善企事业制度。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会计主体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116-02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述会计信息是国有企事业理财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也是管理者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防范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会计信息失真,必然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性,这一质量特征,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失真,根据生成要素,可以划分为规范失真、行为性失真和互交性失真。(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所谓规范性失真。会计规范不健全,会计行为遵循规范,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为会计规范,所以使会计信息失真。行为性失真。会计规范健全,但会计行为没有遵循规范,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不符合客观实际,鉴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为会计行为,所以称之为行为性失真。互交性失真。会计规范不健全,并且会计行为没有遵循规范,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不符合客观实际,因是两项因素互相交织作用的结果,所以界定为互交性失真。在规范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互交性失真通常更加严重。导致主观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相当复杂,并不仅仅局限于会计本身,涉及到社会、经济、体制等方面,以下试做分析。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一)产权不明晰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步履艰难,即使是在已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企业,也只是从形式上、表面上进行了改革,而实际上与真正的现代企业的产权仍不明晰。产权不明晰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A、产权缺少明确归属。 B、产权界定不明确。(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1、内部公司治理的缺陷其一,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但存在激励不相容。其二,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2、外部治理结构不健全首先,从经济市场来看,目前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经济仍是政府部门任命,尚未形成完善有效的经理市场。其次,从资本市常来看,当前我国市常股权高度集中,对经营者的约束不强。国有股、法人股即使能将某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全部买进,也不能取得公司的控股权,资本市场对经营者的约束非常有限,很难对其形成必要的激励,从而无法有效抑制经理人员采取会计造假行为。 3、会计造假成本收益的不对称(1)会计造假成本低廉其一,会计造假被揭露出来的概率很小。从内部监管来看,企业内部监管存在着局限性,从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管主体看,企业的会计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是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企业经营者服务,随着企业经营者的意志而改变。从外部监管来看,我国政府监管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以及其事后监管性质的局限,不可能查出所有的违法违纪行为。社会监管由于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危及了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其二,会计造假即使被揭露出来,处罚的力度也不够,这是我国会计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