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在酒楼上.docx

格式:docx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在酒楼上.docx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5/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在酒楼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酒楼上》导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一、学****目标
,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
,注意小说和生活的关系,注意作品是如何反映社会问题,如何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注意作家如何在创作中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
,能比较全面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倾向和作家的基本立场。
二、资料链接
(1881——1936)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新文化的旗手。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另有代表作中篇《阿Q正传》。一生创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近20本。另有文化论著等。 
《在酒楼上》作于1924年2月16日,后收于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中。
2.“五四”时期,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甚多,其中尤以描写他们因婚恋不能自主的痛苦者为众,也有不少是反映他们失学、失业以及在社会上处处碰壁和苦闷的;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主要却是着眼于他们和封建制度的关系来展示社会生活的,并包蕴着对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的深邃思考,在以初具民主主义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那些篇章中,这个特点尤为鲜明、突出。读《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等作品,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受到鲁迅是多么热情地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而对于他们的妥协、消沉、落荒则深为惋惜、感叹,并作出了严肃的针砭。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当初曾以战士的英姿现身,但在屡遭挫折后却变得一蹶不振了。小说对吕纬甫的命运遭际,一方面寄予深切的同情,另一方面又尖锐地批评了他以“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态度对待现实的消极情绪。鲁迅是将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作为彻底反封建的对立物来加以针砭的。在这种针砭中,正寄托着鲁迅对于知识分子作为一种革命力量的殷切期待。1925年,也就是《在酒楼上》发表后的第二年,鲁迅在一封信中对友人说:虽然辛亥之后已多年,但民众还在关心着“皇帝何在,太妃安否”,在这种情况下,要谈改革“只好从知识阶级……一面先行设法,民众俟将来再谈”(《华盖集•通讯》)。显然,他是把知识分子视为革命的重要力量。从《在酒楼上》的艺术描写中,我们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从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要求出发的对于知识分子的热望。在鲁迅看来,吕纬甫在新旧之争中,不再坚持鲜明的反封建立场,人生态度变得颓唐,那实在太令人失望,也实在太不足为训了。
——读《在酒楼上》有感
从古至今,当一个人在中国被称为伟人,那他就代表着毫无瑕疵,正义凛然,而鲁迅便是很典型的例子。只是人无完人,哪有一个人会毫无缺点?在我们从小开始知道鲁迅起,我们便被灌输“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生坚定不移为革命而奋斗”“他弃医从文,为中国的独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这一系列对鲁迅的赞美之词,但这些并不是真实的鲁迅,鲁迅也有疲惫茫然的时候,他也会有彷徨的时候,最好的证明便是《在酒楼上》,这篇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
《在酒楼上》简单看来是“我”停留在故乡旁的S城时,与曾经的同事吕纬甫相遇后进行一番谈话的故事。小说主人公吕纬甫则被视为一个被批判、被否定的对象的:当年他,吕纬甫,是一个反抗者,现在他转了一圈回来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