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口腔医学创新教育系统口腔医学论文口腔医学的发展呼唤口腔医学创新人才的出现,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口腔医学教育的战略重任,培养口腔医学创新人才关键是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传统的口腔医学教育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其弊端为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 重理论轻实践, 重共性轻个性。现代的口腔医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而不仅是一门技术、工艺。它涉及学科极为广泛,以医学为背景,同时结合材料学、工艺学、力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目前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今天口腔医学发展的要求, 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而这种新模式的构建是在对传统口腔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 1 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设置课程模块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忽视了学科之间的联系,难以使学生对生命现象形成综合、整体的概念。课程门数繁多、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脱节, 学生负担过重, 知识陈旧。优化课程体系, 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把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五大模块: 公共基础、医学基础、专业基础、口腔临床专业、预防医学。其中公共基础模块又可细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窗口课程( 英语、计算机) 模块[2]。这种课程体系, 充实了基础,强调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临床专业知识的三维知识结构的统一、协调, 把预防医学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适应了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 . .页脚现代医学的重点从个体疾病的治疗向群体疾病防治、健康促进转移的特点, 体现了医学的服务性、社会性。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加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创新灵感的激发。对每一模块中的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删减重复, 合理安排交叉内容, 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及时补充学科发展中的最新动态,从而让学生能跟上医学发展的脚步。 2 开设大量选修课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学, 在整个课程设置中, 选修课比重大都在 80% 以上。选修课作为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给学生以自由成长的空间。结合口腔医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设置三大类选修课: 第一类是早期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选修课,如文学艺术、心理学、摄影、法学类; 第二类是科研类选修课, 主要包括: 临床科研设计、实验动物学、循证医学等; 第三类是专业选修课,如牙合学、口腔生物学、美容与整形、组织工程学等。 3 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服务性很强的学科,它对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实验环节中开设一些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增加见习时间。对实习的考核,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考核知识能力和伦理道德素质并重, 强调与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与病人的有效沟通, 加强对医生责任感的感悟[ 3]。.页眉. .页脚 4 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学生对知识只是机械性记忆, 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首先应强调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