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之
第二章
稠油油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稠油油藏概述
稠油的定义、分类标准及基本特征
稠油油藏一般地质特征
稠油原油物性特征
2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稠油油藏概述
在我国,目前已发现的稠油油田或油藏有30多个,主要分布在:
①辽河油区(曙光油田、欢喜岭稠油区和高升油田),②新疆克拉
玛依油区(九区、六东区、红山嘴油田和风城稠油区),③胜利油
区(单家寺油田、勒安油田、胜坨三区、孤岛油田、陈家庄油田、
金家油田等),④河南油区(井楼油田、古城油田等),⑤吐哈油
区(吐玉克油田),⑥大港油区(枣园油田、羊三木油田、王官屯
油田等)。
在我国,稠油油藏储层多数为中新生代陆相沉积,以碎屑岩为
主,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胶结疏松的特点;油藏类型多,地
质条件复杂。
3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稠油油藏概述
、稠油的定义、分类标准及基本特征
稠油的定义
在1982年之前,有多种关于重质原油及沥青的定义、分类标准
及评价方法,没有形成统一认识。
通常将粘度高、相对密度大的原油称为稠油,即高粘度重质原
油。
国际上称稠油为重质原油(Heavy Oil),对粘度极高的重油称
为沥青(Bitumen)或沥青砂油(Tar Sand Oil)。
由于国际上原油价格是按质论价的,相对密度大的原油轻质馏分
少,价格低,因此传统方法对重质原油的分类是采用相对粘度或API
重度来表征。
4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稠油油藏概述
、稠油的定义、分类标准及基本特征
稠油的定义
1979年6月,联合国训练研究署(UNITAR)在加拿大召开了第一
届国际重油及沥青砂学术会议,讨论了重油及沥青砂的资源评价、
定义、分类标准及开采技术等;
1981年2月,UNITAR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讨论会议,比较
研究了各国的重油及沥青砂定义和分类标准;
1982年2月,在维内瑞拉召开了第二届国际重油及沥青砂学术
会议,提出了对重油及沥青砂的统一定义和分类标准。
5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稠油油藏概述
、稠油的定义、分类标准及基本特征
稠油的定义
①重质原油和沥青砂油(沥青)是天然存在于孔隙介质中的石
油或类似石油的液体或半固体;沥青砂也叫油砂、油浸岩层、
含沥青砂层;
②这种原油可以用粘度和密度来表示特性;
③在确定国际石油资源时,应当采用粘度给重质原油和沥青砂
油规定界限,当粘度数据缺少时,则采用重度值(API);
6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稠油油藏概述
、稠油的定义、分类标准及基本特征
稠油的定义
④重质原油是指在原始油藏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为100~
10000mPa·s,℃(60℉)及大气压力下密度为934~
1000kg/m3的原油;
⑤沥青砂油是指在原始油藏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超过
10000mPa·s,℃(60℉)及大气压力下密度大于
1000kg/m3(小于10ºAPI)的原油;
⑥将上述以外的原油分类为中质原油和轻质原油。
7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稠油油藏概述
、稠油的定义、分类标准及基本特征
稠油的分类标准
中国稠油分类标准表(刘文章)
稠油分类主要指标辅助指标
开采方式
名称类别粘度(mPa·s) 密度(20℃),kg/m3
I 50①(或100)~10000 >9200 -
普通稠油 I-1 50①~150①>9200 可以先注水
亚类
I-2 150①~10000 >9200 热采
特稠油 II 10000~50000 >9500 热采
超稠油
III >50000 >9800 热采
(天然沥青)
①指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无①者指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
该分类标准与选择的开采方法相联系,对选择开发方式有利。
8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稠油油藏概述
、稠油的定义、分类标准及基本特征
稠油的特征
1、稠油的一般特性
①稠油中的胶质和沥青含量高,轻质组分少
中国主要稠油油藏原油中轻质组分含量一般仅10%左右,而
沥青和胶质含量一般在25-50%之间
②稠油粘度随原油密度增加而增加
③稠油中的S、O、N等原子含量较多
9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稠油油藏概述
、稠油的定义、分类标准及基本特征
稠油的特征
1、稠油的一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