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0/8/18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重点难点: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教学过程:一、导语: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二、背景介绍:《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三、作者简介: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思想主张: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3、具体第一部分,分三层: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主张。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王道”上来了。我们来分析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掌握对方心里,因势利导)(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欲擒故纵、缩短距离)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宣王辩解,进而借以申明自己的主张:(乘虚而入由近及远)⑴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⑵孟子从齐宣王来分析:(明知故问步步紧逼)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不忍杀它。,故以羊换牛。明确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这也就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既然有信心去做了,那么齐宣王应该怎么去做呢?来看第三层。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

最近更新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真.. 5页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题及.. 6页

xx线改建工程设计方案的汇报大纲 3页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岁以上门卫社区消防安全.. 45页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农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 17页

库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56页

肺结核患者第一次入户随访记录表 5页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教案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 15页

一年级认识钟表认识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3页

2020—2021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6页

2020—2021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及.. 5页

2020—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7页

2020—2021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及.. 6页

2020—2021年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 5页

2020—2021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及.. 4页

2020—2021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 6页

2020—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5页

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 23页

晋灵公不君教案 7页

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 15页

注浆成型 2页

2020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水平测试题.. 9页

2020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及.. 9页

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15页

名词前不加冠词的几种情况 3页

2020年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试卷及答案下载(四篇).. 27页

2020年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 19页

普析原子荧光分析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4页

怎样改善小孩子做事磨蹭【育儿知识】 6页

2020年部编版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套(四.. 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