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板式楼梯结构设计避免多层框架形成“框架短柱”的措施李文志摘要针对在多层框架结构中,避免板式楼梯的设计使框架柱形成“框架短柱”,提出了具体的避免措施。关键词板式楼梯框架短柱延性剪切破坏 1. 前言二十世纪末,我国的多层及高层建筑迅速增多,多层及高层建筑具有节约用地、节约市政工程费用、减少拆迁费用等一系列优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组成较大建筑空间, 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整体性, 其抗震性能较好, 造价较低。因此,在高烈度地震的唐山地区,全现浇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被广泛应用于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楼梯作为建筑中主要的垂直交通设施之一,起着通行和疏散的功能。楼梯的种类和形式较多, 如室内和室外楼梯; 板式、梁式和螺旋楼梯;板式楼梯又分单跑、双跑、三跑楼梯。在全现浇的多层框架结构中,使用最多的是现浇双跑板式楼梯,因为板式楼梯具有板底平整、制模方便、视觉上较轻巧、不易积尘等优点。 2. 板式楼梯的传力途径板式楼梯的结构内力计算,在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中并无本质的区别。但楼梯作为一个构件, 其荷载的传递, 在不同的结构中各不相同。在高烈度地震的唐山地区,为了减轻房屋的荷载,减小地震作用,搞好建筑节能,市政府早已明令在框架结构中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框架中使用的轻质自承重墙体自身不能承受外荷载,因此,楼梯平台梁不能直接支撑在轻质墙体之上。在框架结构中,板式楼梯一般由楼梯踏步斜板、平台梁、平台梁短柱、平台板等四部份组成。板式楼梯各部份传力途径一般为: 3 性的剪切破坏。地震作用下,“框架短柱”刚度大, 吸收较大的地震力,极易产生剪切破坏而形成结构抗震薄弱部位。因此, 在高烈度地震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避免“框架短柱”的形成。在框架结构的双跑板式楼梯设计时, 为避免“框架短柱”的形成,应采取下列措施: (1) 当平台板跨度较小( < )时, 不设平台梁 2 和平台梁 3 ,平台板按悬臂板设计。(2) 平台板跨度较大, 设平台梁 3, 不设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平台梁 2 ,平台板按三边支撑一边自由设计。此时平台梁 3 跨度一般较小,截面亦较小,对框架柱的约束作用不足以形成“框架短柱”。( 3) 平台板跨度较大, 设平台梁 2 和平台梁 3, 则平台梁 2、 3 的截面应尽可能小,且可将平台梁 2 紧贴框架柱内侧布置, 其两端支撑在平台梁 3上, 使平台梁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