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训练 3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课时) 1. 《秋收起义暴动歌》唱道: “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 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歌中“成了功”的含义是() A .起义军占领了大城市长沙 B .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山区进军 C .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 D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心在革命不在家,谁知龙岩带了花。……总要共产到成功,我辈青年把田分。”诗中描述情形应发生在()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国民革命时期 C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3 .有历史学家在探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 “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进军”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 .保存中国革命有生力量 C .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D .以退让求合作 4 .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 “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 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 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 □□□□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处应该填写() A .遵义会议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土地革命 5 .某同学从旧书市场买到一本民国时期的书,右图是其封面。据此判断该书发行时间应是( ) A .辛亥革命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北伐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6 .解放战争时期, “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的口号响彻解放区,这说明()①中国共产党是农民阶级政党②翻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③淮海战役是人民战争的胜利④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 .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A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 D .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8. 1949 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 这是不幸的事, 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A .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 .三大战役已在辽沈地区率先打响 D .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及其他联合国家承认, 目前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为达到统一中国目标之恰当机构。……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乃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合, 且实际上使政治团结不能实现。——《杜鲁门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1945 年 12月) 材料二据许多观察家的意见, 他们( 指国民党政府) 已经堕落于腐败, 争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