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噁英简介二噁英(dioxin)是指含有二个或一个氧键连结二个苯环的一类含氯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也即是氯代二苯并二噁英(polychlorinateddibenzo-p-dioxins,简称PCDDs)和氯代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dibenzofurans,简称PCDFs)的统称,其严格的学术名称应该是聚氯化二苯二噁英。氯原子取代数目不同而使PCDD和PCDF各有八个同系物(它们的化学结构相似,性质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每个同系物随氯原子取代的位置不同又存在众多异构体,总共210种,其中75种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135种氯代二苯并呋喃。实际上,环境中的二噁英以混合物形式存在。PCDDs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PCDFs由i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见图1和图2)。每个苯环上的氢原子都可以被i~4个氯原子取代,由于取代的位置和数量的不同可形成210种异构体(PCDDs有75种、PCDFs有135种)。二噁英简介二噁英,一般为白色结晶体,熔点302-305℃,500℃时开始分解,800℃时在2s以上完全分解。它没有极性,难溶于水,具有相对稳定的芳香环,在环境中具有稳定性、亲脂性、热稳定性,同时耐酸、碱、氧化剂和还原剂。其抵抗能力随分子中卤素含量增加而增强,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降解水解以及光分解作用对其分子结构的影响均很小,因而分布于空气水和土壤中,二噁英可能在自然环境中存在数百年,具有高度持久性,因此,环境中的二噁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二噁英简介二噁英的性质毒性作用及症状大量研究表明,很低浓度的二噁英对动物可表现出致死效应。人体暴露在很低浓度的二噁英环境中。可引起皮肤痤疮、头痛、失聪、忧郁、失眠、内分泌紊乱、生殖及免疫机能失调等。并可导致染色体损伤、心力衰竭等。其最大危险是具有不可逆的致畸、致癌、致突变“三致”毒性。二噁英是迄今为止发现过的最具致癌潜力的物质(致癌毒性是曲霉素的10倍、3,4—苯并芘的数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人人类一级致癌物。不仅如此,而且还会造成雌性化,如精子减少、睾丸发育中断、永久性性功能障碍、性别自我认知障碍。女性可能造成子宫癌变畸形、乳腺癌等。儿童可造成免疫能力、智力和运动能力的永久障碍。如多动症、痴呆、免疫功能下降等。科学家们甚至担心人类的进化是否会被这类物质而终止。毒性作用及症状部分国家前些年规定的二噁英允许日摄入量(TDI)见下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也从1990年的10pg/kg降至1998年的1-4p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