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doc

上传人:小雄 2020/8/20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中等职业学校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主要渠道,其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是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要。明确的职业指向就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术的同时必须要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为学生实现就业提供保障,为学生职后的继续发展奠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多次提到对学生进行诸如:“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品行的培养,这些品行其实都是职业精神外显行为的要求。职业精神体现着一个人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职业精神是一个人对职业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学生进入职场必备的素质。但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着重技能训练,轻职业精神培育的现象,造成了学生职业精神的缺失,影响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顺应时代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挖掘现有资料基础上,合理借鉴和吸收相关理论成果,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一、学生职业素养的相关概述教育是在忘记所有学过的专业知识后剩下的东西,而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则是除去所掌握的职业技术外剩下的东西,则是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从业者进行职业劳动中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不易改变的****惯,它不仅包括了职业技能,还包括了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兴趣等内容。依据职业素养所涵盖的内容我们将它划分为职业精神素养和职业行为素养两个层次,二者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行为素养即劳动者在进行劳作的过程中遵守劳动纪律、恪守操作准则、认真细致的做完一项工作应用的知识技术;精神素养所包含的内容相对广泛,主要是员工精神层面上对职业的兴趣、职业创新及对职业活动的领悟。精神素养是行为素养的基础,为职业规划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行为素养则为精神素养的不断提升奠定深厚的物质基础。在学校开展的职业素质教育中根据不同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在发展行为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劳动力。二、当前国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对学生就业前进行的职业技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环境的教育,让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有全方位的了解。但纵观我国职业教育自成立以来就未能将该项工作做到位,存在着种种不足。首先,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素质低,职业素养教育难度大。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中职学校,为有职业教育需求的初中毕业生提供受教育机会,但这些学生普遍自制力差、纪律涣散、消极被动。学校疲于管理学生的行为规范,保证学生在校的安全,要先纠正这些学生的错误行为,才能继续开展素养培养,其难度显而易见。其次,当前的教育模式主要是课堂理论知识讲授,缺少与实际的结合。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可以看作是普通义务教育的延伸,由学校全权负责,沿用普通教育的理论授课模式,学校未与企业、市场的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缺少职业理念、职业需求和职业目标等素养成长的土壤。理想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企业负责职业精神素养的教育,学校负责职业行为的教育。最后,职业教育是授之以“鱼”而未授之以“渔”。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技术更新换代时间短、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