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20/8/21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一、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反应大都是由于责任心不强所致(如配错血、临床抽错血)。控制方法:加强输血环节管理,重点患者唯一身份信息识别、标本唯一身份识别及患者与标本一致性保证等。二、迟发性溶血反应一般由于不规则抗体未能检测出来所致。控制方法:1、ABO血型、Rh(D)血型初检;2、复检ABO正定型、ABO反定型和Rh(D)血型;3、抗体筛查,必要时做抗体鉴定;4、交叉配血用微柱凝胶配血法;5、疑难配血加用微柱凝胶配血卡(抗人球蛋白加补体)。三、避免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控制方法有:1、根据病人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成分输血率达90%以上。2、输用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制品时,进行白细胞滤除,可避免或减少由白细胞所引起的,非溶血性热源反应,避免或减少经白细胞传播病毒;避免或减少因细胞碎片微聚物引起的肺栓塞;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免疫抑制。3、积极开展自身输血。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输血科按有关规定,根据临床申请和病人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调配供血。四、杜绝责任性差错发生。控制方法有:①经治医师逐项填写“输血申请单”,内容完整、准确,输血科不接受缺乏必要资料或内容不准确的申请单。②护士抽血时,一定要核准病人身份,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等,立即贴好标签,并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名。③血样送达输血科时,由送检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凡不合格血样标本一律不退回临床科室,要求临床重新采集标本。④输血科配血时,核对病人标本与申请单一致,检查血袋包装,标签填写内容;有效期及血液外观如颜色、凝块、颗粒、气泡、溶血等,正确无误时才可进行交叉配血。⑤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结果以及血液外观,确认无误后,共同签字发出。五、保证血液质量。控制方法有:、温度及环境设施设备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