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农业产业化经济法经济法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业产业化经济法经济法论文.doc

上传人:2786321826 2016/4/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业产业化经济法经济法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农业产业化经济法经济法论文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 对于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尤显重要。我国加入 WTO, 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又使我国基础薄弱的传统农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 因此, 必须建立自主的现代化农业体系, 实现农业产业化。(一)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其目的就是加强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 。在新形势下, 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农业竞争力是相当薄弱的,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它综合地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诸多优越性, 为有效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农业生产效益低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科技含量低、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农业深层次矛盾提供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重要现实途径, 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1. 新型的国际农业市场形势要求我国农业走产业化道路。众所周知, 我国的耕地只占世界耕地总量的 7%, 供养了占世界 21% 的人口,1997 年以后, 中国是农产品的纯出口国, 每年顺差在 50 亿美元左右[2] 。在加入 WT O 之后, 国外农产品进口压力加大, 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困难增加。如果不能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 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势必加剧国内农产品的“卖难”, 影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就业以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3], 这就要求我国农业改革的核心是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 提高农业生产率, 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特别是提高非均衡农业竞争力。 2. 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农业实行产业化。我国工业化速度加快, 所需求的工人数量不断加大, . .页脚农业人员进入城市。同时,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 也导致了大量的农田荒芜, 致使农地的使用效率低下, 这对于土地本来就稀少的国家来说是很危险的。这就需要国家对现有土地进行整合,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提高对农业的基础投入。而目前我国产业间发展极不平衡,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 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是基础, 对农业进行产业化有利于农业从单纯原料生产向完整的产业体系转变,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 以提高农业对国家 GDP 的贡献率,追求产业间平衡协调发展。 3. 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如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农业自身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弱、农业的科研发展水平有限以及农业在现代商业化金融体系中融资能力较差等内在缺陷。(二) 实行农业产业化需要经济法的支持。实行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去弥补市场的内在缺陷。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形式, 肩负了重要的使命, 这也被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所证实, 曾有学者这样写道,“经济法是随国家与法的出现而出现的, 因为经济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国家干预经济。”[4] 虽然这一表述并不是很全面, 但也足见经济法的国家干预经济这一特性。我国的农业基础薄弱, 在经济发展中逐渐滞后, 这就更需要国家进行政策性的扶持。 1. 从国家调节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