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谈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技能.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技能.doc

上传人:小雄 2020/8/22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技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技能【摘要】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技能是当今社会的新型技能,这种技能的实施是将教育屮的最关键成分充分体现出来,也就是说要想“教”,首先要“育”。“育”是一切教育的本质,也必定成了教师替代父母的本质。【关键词】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技能教育木质育【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4-4810(2013)20-0085-02一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技能的相关概念“替代父母关系”技能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技能,它源于著名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范梅南关于现象学的有关研究,这种技能着眼丁•师生关系的一种新的理解视角。在这里“替代”是指“代替”“替身”,是用以形容事物的交换方式。“替代父母关系”可以理解为代替父母履行教育孩子的责任。范梅南在其作品《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写道:教师“替代父付”的关系技能被作为探求教育学理解和洞察的源泉,这种技能是理解和洞察整体关注专业教育者和儿童的生活世界的一种技能。二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技能的特征1・教育学意向性教育学意向性是指教师履行替代父母的职责时,出于向善的动机,尽可能地加强儿童的任何积极意向,这种意向性根植于师生的实际生活中,是教师与学生生活在一起发现自己被召唤时的一种主动回应。因此,教育学意向性处于教师教学工作经验屮至高无上的地位。如师生间没有了教育学意向性,“替代父母关系”技能的实施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同时,范梅南也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学意向都会有教育学的效果。有时候会适得其反,但这并不是教师有意而为之的。教师给予的关爱学生未必欣然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爱学生,貝有意向性达成一致,“替代父母关系”技能才具有真正意义。双重意向性“替代父母关系”技能有着双重的意向性,即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是为了他们的现在和将来。儿童意味着可能性,一个止在成长中的人。范梅南认为:让教师看到学生的成长。“教师敏锐地感知到学生成熟的迹象:一种个性化的谈话方式,一种新的令人愉快的自信,某种走路及处事的方式——就在很多的小事情中看到了学生的成长。”教育学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找到了它的教育意义,“替代父母关系”技能也在学生的成长中实现了自身的教育价值。三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技能的作用1•赋予教学期望,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期與是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技能发挥最佳效果的关键。早在很久以前,学者来到某所学校告诉教师他们指定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世界的栋梁之才,老师便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和期望,多年后果真如学者所说,他们各个都有所成就,而教师且不知当时学者只是随意点了儿个孩子,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由此可见,希望效应其实早已存在,只是被忽视,教师应给予每个孩子应有的期望,这是一种替代父母的责任更是一种义务。范梅南指出:“教育希望是一种血对孩了的方式的希望,是教师的一种生存方式”,它是一种耐心和信心,耐心使得孩子不放弃,而信心则可以使他们走得更远。这是教师实施“替代父母关系”技能的必经之路。2•实施情感教育,增强师生交流“在教育情境中,***和孩子并不是碰巧相聚在一起的;相反,他们是以一种互相交融的联合方式相聚”,即教育屮***与孩子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师生关系在根本上是教育关系,也就是情感教育关系,这是师生关系的独特之处。教师“替代父母关系”技能的实施,是一种精神性的,是互相的心灵交流,它不是简单地为了达到某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