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播电视局2008年工作总结暨2009年工作意见2008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局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在新闻宣传、事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广电事业有了新发展。一、2008年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新闻宣传亮点纷呈2008年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绿色产业富县、电矿产业强县、哈尼文化生态县”三大目标,“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四大战略,县委十届四次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按照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要求,团结鼓劲,求实创新,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1、在去年基础上,今年在红河电视台新开设《绿春五十年》新闻专题栏目。密切与州台记者配合,深入到我县各行各业进行采访,将我县最好的新闻送到州台播出,这个新闻专题栏目全面宣传报道了绿春建县5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讴歌了绿春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成为了外地人了解绿春的窗口,在全州范围内产生了较好影响,专栏的播出极大地提高了我县知名度。2、 围绕中心,新闻宣传有新提高。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大目标”、“四大战略”,县委十届四次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今年我局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重点对“两会”、“兴边富民”、“构建平安绿春”、“三农”、县城滑坡治理、县庆十大献礼工程、绿春建县五十周年庆祝活动、国际哈尼(阿卡)学术研讨会、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等进行了重点跟踪报道,报道宣传声势大,稿件份量重,持续时间长,宣传效果好,营造了团结、鼓劲、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同时对时政报道、农业生产、重大项目建设等常规宣传进行了报道,特别对集镇建设、发展县域经济、打造平安绿春、推进秋冬农业开发等进行了报道。对会议新闻报道模式,今年还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对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方面宣传报道,赢得了广大观众一致好评。3、 自办新闻节目质量和数量上有了新突破,新闻宣传有新提高。今年在绿春电视台新开设《绿春五十年》栏目,制作播出了十二篇专题报告;开设《县庆献礼工程巡礼》栏目,全方位地报道了我县十大献礼工程;开设“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专栏,深入报道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进展情况。同时投入资金开设了《走村串寨》和《每周一歌》栏目,《走村串寨》充分展现绿春鲜为人知的奇山异水、奇风异俗、民间文艺、民族文化,该栏目已打造成外界了解绿春,绿春走向外界的精品栏目。《每周一歌》每周播放我县一首民族歌曲,极大地丰富了电视荧屏,满足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绿春电视台节目更具地方特色,增强了可看性,提高了收视率,受到了社会的好评。2007年8月我局与县委组织部联办了《边陲党旗红》专栏,全面宣传各条战线上先进党组织事迹和党员形象,特别是边远农村党支部和党员带领当地群众共同致富和一心只为他人的感人事迹,节目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008年1至11月《边陲党旗红》专题共播出11期。另外我局还与县科协联合开办了《科普之窗》专栏,重点播放农业农村科技方面知识,专栏每周播出1期,1至11月已播出42期,专栏的播出解决了老百姓“学科技难”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4、强化管理,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一是实行量化考核。我局继续按照总体承包的办法,对电视台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把新闻宣传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位记者身上,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任务。二是完善制度管理。今年我局重新制定出台了《绿春县广播电视台2008年度新闻量化考核实施方案》,对每位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岗位人员进行了重新调整、分工,并充实了一线采访记者,完善了制度管理。今年1至11月份我县的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条,在云南电视台播出12条,在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6条;上报州电台新闻408条,完成任务数的370%;上报州电视台新闻404条,完成任务数的168%;完成红河广电信息28条,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16%;在绿春县广播电视台播出新闻778条,制作播出专题片8部,超额完成选送稿件任务数,上稿率做到稳中有升,全面完成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新闻宣传任务。5、加强培训,编辑、记者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为不断适应新闻工作发展需要,今年先后安排记者到州电台、电视台跟班学者跟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安排2名记者参加全者参加各种在职成人函授学者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编辑、采访能力大大增强。(二)事业建设快速发展1、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