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多音字(1).ppt

格式:ppt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音字(1).ppt

上传人:ranfand 2016/4/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音字(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2 读准字音不容易 据说在 80年前,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参谋在书写作战命令的时候,把部队集结的地点沁(qì n)阳随手写成泌(bì) 阳。沁阳在河南北部的焦作地区,而泌阳在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地区。只多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公里,整个战役也就完全失败了。 3 误读地名是一件很郁闷也很难堪的事情,而且很容易成为一种笑柄。而读对地名,是对人家起码的尊重。 4 安徽的亳(bó)州,经常被读做多了一横的毫(há o)州。河南的浚(xù n)县被误读成俊(jù n)县。河南的耒(lě i)阳被误读成来阳,而真正的莱阳在山东。郴(ch ē n)州被误读成彬(bī n)州。内蒙古的巴彦淖尔,淖(nà o)易被误读成卓(zhu ó)。山东莘(sh ē n)县,学生们一般读不错,因为有莘莘学子之说; 但到上海又读错了,上海莘(xī n)庄,不念 shēn庄。 5 江西铅(yán)山,误读率一定很高。因为少有人想到普通的“铅”字还是多音字而且是地名专用的字。像福建厦(xi à)门、广东番(pān)禺、安徽蚌埠(Bènɡ bù), 虽然也含有异音字,但因为知名度高,被误读的几率相对比较低。读错山东东阿(ē)的比较少,感谢关于阿胶的广告;读错涪(fú)陵的比较少,感谢来自涪陵的榨菜。 6 1.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语言的载体。现代汉语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作为共同语就需要有语音标准,所以语文高考试卷历来都把“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作为高考的第一项要求,语音辨读也往往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必考题目。 1999 年和 2000 年停考两年, 2001 年又恢复了对语音的考查,近年来语音考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在 2008 年和 2009 年的高考试卷中,分别有 15套和 13套试卷考查了语音,可见在日益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今天,语音的考查越来越被高考命题者所青睐。 7 2. 考题方式将由字音、字形、字义的综合考查向字音的专项考查方向发展。 1995 年以前,字音常与字形甚至字义结合命题,涉及知识点多,范围广,难度大。 1996 年开始,字音大多单独命题, 2009 年 13套考查语音的试题,只有山东、北京 2套试卷将语音与字形放在一起考查。试题题干要求将更加富于变化,如选对、选错、选同、选异等。 8 3. 语言材料将在传统的双音节词和成语的基础上,适当融入精短的诗词名句、熟语等,材料更新鲜,考查的范围更广。但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仍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