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9柔性路面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9柔性路面设计.doc

上传人:AIOPIO 2020/8/22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9柔性路面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九章柔性路面设计               第一节设计原则与规定   柔性路面设计包括结构组合、厚度计算与材料组成,其原则如下:   一、路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与使用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结合当地条件和实践经验,对路基路面进行综合设计,以达到技术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目的。   柔性路面结构应按土基和垫层稳定,基层有足够强度,面层有较高抗疲劳、抗变形和抗滑能力等要求进行设计。   二、结构设计应以双圆均布垂直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三层弹性体系理论为基础,采用路表容许回弹弯沉、容许弯拉应力及容许剪应力三项设计指标。路面结构用计算机计算;无计算机时对于三层以上体系用当量层厚度法换算为三层体系后查诺模图计算。   三、面层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与温度稳定性;上基层应采用强度高稳定性好的材料;底基层可就地取材;垫层材料要求水稳定性好。   分期修建的路面工程应合理选择路面结构组合,确定设计厚度,使前期工程在后期能充分利用。   路面结构层一般由面层、基层和垫层组成,。     面层为直接承受汽车车轮的作用力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由一层或数层组成。   基层为路面的主要承重部分,和面层一起把荷载作用力传至土基。基层由一层或数层组成。   垫层为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在土基水、温状况不良时,用以改善土基的水、温状况,提高路面结构的水稳性和抗冻胀能力,并可扩散荷载,以减小土基变形。                 第二节设计标准   路面设计以轴载100kN的双轮组单轴为标准轴载。各轮轮载为25kN,,,双轮中心间距为3r。   不同轴载的轴数按式()换算为标准轴载的轴数。   轴载大于或等于20kN的轴数均应换算为标准轴数,轴载小于20kN者不计。   设计指标及适用范围规定如下:   一、设计指标    1、为防止路面出现沉陷、车辙、软弹、网裂等整体强度不足的损坏,路表容许回弹弯沉值[l]应大于或等于路表实际回弹弯沉值ls,即[l]≥ls。计算时其差值应符合式(-1)。   ([l]-ls)/[l]×100%≤5% (-1)    2、为防止路面出现疲劳裂缝损坏,沥青混凝土面层或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容许弯拉应力[σ]应大于或等于该层的实际弯拉应力σ,即[σ]≥σ。计算时其差值应符合式(-2)。   ([σ]-σ)/[σ]×100%≤5% (-2)   3、为防止路面面层出现车辙、波浪、推挤、滑移和剪裂等损坏,面层材料的容许剪应力[τ]应大于或等于面层破裂面上的实际剪应力τa即[τ]≥τa。计算时其差值应符公式(-3)。   ([τ]-τa)/[τ]×100%≤5% (-3)   二、适用范围    1、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应采用容许回弹弯沉、弯拉应力和剪应力三项指标设计。在交通量小的支路上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可仅用容许弯沉值设计。    2、对沥青碎石面层采用容许回弹弯沉和剪应力两项指标设计。    3、对沥青贯入式碎(砾)石面层、浇洒式施工的沥青表面处治和粒料路面,只用容许回弹弯沉指标设计。    4、采用半刚性基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