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0/8/22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心得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心得体会《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心得体会2017年6月10日,我在临高第二思源学校有幸听了周南老师的《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的专题讲座,感触颇深,下面我来谈谈我的体会:面观现在教育现状,教师们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上存在很多缺陷,对科学性质的认识问题尤其严重,因而导致了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科学甚至伪科学的做法。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这样就会找到新的、符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需要的教育行为。1、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体现要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科普是把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包括科学思想、观念方法及精神等运用多种方式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战胜愚昧落后的强大力量,是反对迷信和邪教的锐利武器。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努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提高群众的科学素养,同时提高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2、改变教学观念,弘扬科学精神人的科学素养是人形成科学精神的基础,科学精神则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会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困惑有问题意识,并产生浓厚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有助于培养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1)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探索精神。现代小学生之所以科学素养不高、科学精神较弱,除课程体系本身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所致。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提出探索问题,自己动手操作,探寻结果。并根据学生的多样性,设计不同的研究方案进行操作和实验论证。现成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教师要教给学生学****的方法,授之以渔,对教学内容要积极思考,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2)调整教学方案,培养创新的教学观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新课程改革也呼唤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教师不应过分依赖教学参考资料,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创造出特有的班级气氛和学****环境,设计教学活动,不断培养自身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3、勤于思考,提高科学思想课学科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科技知识,教师可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以拓展课本知识,拓宽知识面,不断探索,总结经验。首先,应对教学的理论内容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因为只有教师自己真正理解的东西,才能在传授给学生是讲解得透彻清晰,具有理论的说服力;其次,要重视将理论形态的东西内化成受教育的思想道德素质,避免盲目单调的知识传授或照本宣科。4、结合各门课程教学与专项训练,培养教师的科学能力(1)信息搜集与整理能力。搜集和初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