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2000年-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0年-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doc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2011/1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0年-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0年-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牛顿运动定律选择题
08年高考全国I理综
,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D




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
,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
A. B. C. D.
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
,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往,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B


0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
,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跸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D
当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当=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当m≥M时,该解给出a=,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08年高考山东卷理综
,如图所示。,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

,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08年高考宁夏卷理综
,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N可能为零
,T可能为零
,N不可能为零
,T不可能为零
08年高考海南卷物理
9、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体b,b的斜面上有一小物块a;a与b之间、,,与a和b都静止时相比,此时可能BC
a
b


,且a相对b向下滑动
,且a相对b向上滑动
,且a相对b静止不动
,且a相对b向上滑动
08年高考广东卷理科基础
,在某时刻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加速度为a=,则f的大小为B
A. B.
=mg D.
07海南卷
1、游乐园中,乘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或失重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C
,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07广东理科基础
2、游客乘坐过山车,在圆弧轨道最低点处获得的向心加速度达到20 m/s2,g取10 m/s2,那么此位置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相当于游客重力的C


07海南卷
3、16世纪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D
: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如果不再受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