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气安装与标准——:本厂生产设备之电气安装目的:规范电气安装作业,*配电箱/柜内内配线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包扎紧密,绝缘可靠,标志清楚,绑扎整齐美观。*所有元器件均应牢固的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布线时每根导线要拉勒挺直,行线做到平直地整齐,式样美观。导线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合适的保护物,如橡皮护圈、尼龙套等。*导线削除绝缘层后,在导线芯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以免弯曲时导线断裂,削去绝缘层后,应将线芯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除去,以保证接触良好。*活动线束应考虑最大极限位置需用长度.*二次侧导线不允许有中间接头,强力拉伸导线及其绝缘被破坏的情况*每一个接点接线最多不超过两根,当需要连接两根以上导线时,应采用过渡端子,以确保连接可靠性。*裸露在箱体外部,且易触及的导线端子应加绝缘保护。*保护元件,如续流二极管/RC元件应确保连接良好,否则易伤控制元件触点或器件。*每个元件应标注醒目的符号,使用的符号或代号必须与原理图或接线图一致。且标记清楚,有永久的附着力,标号必须与接线图标号一致。.*低压电器:500V以下*安全电压:~,24V-,我国国标是50V。,只产生“麻电”的感觉,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它们是感知电流5mA;摆脱电流<50mA;致命电流为50mA而人的干燥皮肤电阻一般在1万欧以上,不过常态电阻一般为1000欧左右,依人种/区域/季节/人的状态而不同。因此36V或50V是安全的外围主令开关按钮接线须过安全电压.*接触电阻:当一根导线与另一根导线或电器用具连接的地方接触不良,就会形成一种电阻。如果接触电阻过大,在电流通过时,在接触处会引起发热,直至使电线绝缘层着火,金属导线熔断,产生火花,烧着附近可燃物,造成火灾。*一次电路(初级):是直接与交流电网电源连接的电路*二次电路(次级):是不与一次电路有直接的电气连接,而是由位于设备内的变压器、变换器等隔离装置供电的一种电路.*安全布局:元器件排版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安全距离,它们是:电气间隙(空间距离:通过空气的距离),爬电距离(沿绝缘表面爬行的最短的距离,简称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在柜外脏污的环境下尤其重要。就是绝缘体与导体间受潮或污染导致两者之间绝缘等级下降而发生闪烙(飞弧)“电气间隙的尺寸应使得进入设备的瞬态过电压和设备内部产生的峰值电压不能使其击穿(使空气电离,从而使空气绝缘遭破坏)。爬电距离的的尺寸应使得绝缘在给定的工作电压和污染等级下不会产生闪络或击穿(起痕)。.电气间隙防范的是瞬态过电压或峰值电压;而爬电距离是考核绝缘在给定的工作电压和污染等级下的耐受能力..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PE≥,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二次侧地对大地≥≥,这些距离都得到了足够的保证。.具体例子就是绝缘子脏了,特别是雾天,爬电距离就小了,易发生高压闪络事故。这说明高压绝缘子为什么要清洗。*EMC:电磁兼容性。即装置在电磁环境中良好的工作能力,且它本身不能产生在此环境中工作的其它装置所不能接受的电磁干扰。意味着装置间不能相互干扰,达到兼容。这里还涉及两个概念:抗扰度与发射噪声的水平。典型的元器件有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等。*冷却:为了元器件及回路的散热,一般都安排有冷却水回路。但有一个误区,即水温越低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水温低了易产生凝露现象,缩小元器件间的爬电距离,造成短路或击穿不良。.,一定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否则构造错误可能会极大地降低元件的使用寿命,并提前使设备进入故障期。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布局/(2)连线/(3)空气流通/(4)冷却和空气调节/(5)屏蔽连接/(6)防护等级各.(1)布局:*安全距离:保证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散热布局:发热元件装于上方,且相互间保证一定的距离。对于如IGBT/可控硅等应贴装散热器件或作通水处理.*通风布置:注意风扇数量与位置及防尘等*火花隔离:接触器,继电器等是火花发生元件,它们应集中安置,并与其它控制元件,如IC,模拟量,脉冲量装置/端子/线路有效隔离,如果客户的使用场所有易燃易爆气体、粉尘,那么为避免燃烧乃至爆炸事故,除了元器件的灭弧与防爆要求外,安装方面要考虑密闭与隔离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