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者守望翰墨德艺双馨.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者守望翰墨德艺双馨.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8/25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者守望翰墨德艺双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者守望翰墨德艺双馨引言:当今社会,我们所看到的现状是,能写一手好字的人越来越少,坐姿和执笔不正确,笔画笔顺错误颠倒,不讲究字的间架结构,中小学再也见不到毛笔描红课了,而且背离传统书法艺术的“狂怪体”也渐渐侵染书坛。眼见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中国书法艺术,很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或今后的两、三代人中消失,我们能不着急吗?是危言耸听吗?不是!所以,我们需要大力发扬和继承中华文化的文明精髓,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爱新觉罗启釀,字滕伯,1935年牛于北京,清雍正皇帝第九代孙,当代著名书法家。启礒幼年深得祖父毓逖(毓逖一一清光绪帝禁卫军统领,与齐口石交往甚密。)疼爱,受书画艺术氛围熏陶,培养了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观。1955年,启礒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后担任高级工程师一职,从事工业及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1978年,启曝师从堂兄启功,潜心研****中国传统书法。1998年,兄长启功为他的作品集《启釀书艺集》作序时写道:“所好晋唐名家之格,??可入百年宗匠之藩篱,而谦抑为怀,临古弥笃。”启曝热爱体育,青年时代曾是北京市足球代表队队员。1990年爱新觉罗家族40多位书画家为亚运会捐赠书画作品近二百幅(包括溥杰、启功的作品),并在日本展出,启釀作为家族的代表到日本参加开幕式并进行交流活动。1991年,启骤书写的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的精制册页,做为国礼在瑞士洛桑赠送给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并被国际奥委会博物馆永久珍藏。同时,他的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天安门贵宾楼、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以及国内外朋友广为收藏。启曝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辅仁大学校友会美术委员会副会长。翰墨一生传承文化爱新觉罗家族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清朝的皇帝也被后世公认为个人修养和文化思想居高。爱新觉罗家族至今名人辈出,例如大家所熟知的爱新觉罗毓峨、启功、启曝……他们因何成长为有所建树的人,启釀先生讲到流传于先祖雍正教导子孙的至理名言一一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启曝说:“立身以至诚为本。一个人立志要做一件事情时,必须'至诚以诚信、谦卑的态度去追求理想中的目标与事业,孜孜不倦,方是做大事者的风格与气度。”而“读书以明理为先。一个人读书、求学的目的,首先是要让自己学会为人处事。”是启釀先生对于先祖之言的领悟。据有记载的文章介绍,清代皇室家规甚多,对子女学业要求极其严格,对皇子师父的挑选更是严格。皇室的家族成员颇有一番不得不成器的使命,这大概是这个家族人才辈出的原因之一。启曝先生出生在一个战乱的年代,连年的战争和动荡使得当时还年幼的他没有机会享受几年皇室后裔的优越生活。但是,“老家庭”里浓郁的艺术、治学气氛深深的影响着他。祖父毓逖与国画大师齐白石交往甚密,外出时也总喜欢把自己的长孙启鑲带在身边。回忆起童年与祖父在一起的时光,先生很开心:“爷爷特别喜欢我,带我去见齐白石。我见到齐白石时,他很高兴,很喜欢我,当即赠予了我一些珍贵的礼物。”启礒说:“那时候的我就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亲眼看着那些书画家写字作画,受益匪浅。看到他们怎样握笔、运笔,感受到他们写字的节奏和神韵,然后我开始模仿,自己鉴赏力的功底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积累的。现在,我们很难看见这些传统的好东西。”五千年的文化该如何传承启釀